

1.
動詞
猜測;預料。
2.
動詞
憂慮。
3.
動詞
欺騙。
4.
名詞
傳說中的朝代名,舜所建。
5.
名詞
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西省平陸東北。
6.
名詞
(Yú)姓。
1.
猜度;料想。
1.出自《書·大禹謨》儆戒無虞,罔失法度。
2.出自《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3.出自《鄴中記》冰井臺……又有窖粟及鹽,以備不虞。
4.出自《道咸以來朝野雜記》當恭邸與英法各國議約之際,特偕此公同往,以備不虞。
2.
憂慮,憂患。
1.出自《國語·晉語四》衛文公有邢狄之虞,不能禮焉。
2.出自《與鳳翔邢尚書書》戎狄棄甲而遠遁,朝廷高枕而無虞。
3.出自《剪燈新話·寄梅記》盛意既濃,沮之則近無情,從之則虞有辱,奈何?
4.出自《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一到臥冰求鯉,可就有性命之虞了。
3.
準備,防范。
1.出自《孫子·謀攻》以虞待不虞者,勝。
2.出自《三輔黃圖·雜錄》舊典,行幸所至,必遣靜室令先按行清靜殿中,以虞非常。
3.出自《草堂記》敞南甍,納陽日,虞祁寒也。
4.出自《葉嶺書房記》募兵急備守,補樓船器甲之壞,以虞寇至。
4.
企望;期待。
1.出自《左傳·桓公十一年》且日虞四邑之至也。
5.
欺詐。
1.出自《詩·魯頌·??宮》無貳無虞,上帝臨女。
2.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6.
驚。
1.出自《易·系辭上》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2.出自《群經平議·周易》《廣雅·釋詁》曰:“虞,驚也。”然則憂虞猶言憂驚也。
7.
通“娛”。
1.出自《左傳·昭公四年》恃險與馬,而虞鄰國之難,是三殆也。
2.出自《管子·七臣七主》故主虞而安,吏肅而嚴,民樸而親。
3.出自《說苑·建本》追觀上古,友賢大夫,學問講辯,日以自虞。
4.出自《宋史·樂志七》羽龠陳容,干戚按節。德閑而泰,功勞而決。虞我神祇,揚我謨烈。盡美盡善,福流有截。
8.
古代掌管山林川澤之官。
1.出自《書·舜典》咨益,汝作朕虞。
2.出自《史記·貨殖列傳序》《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3.出自《奴隸制時代·奴隸制的下限在春秋與戰國之交》虞即《周禮》的山虞、澤虞。大抵魚鹽銅鐵都歸虞管轄,在性質上看來一多半是屬于工的。
9.
古代一種祭祀名。既葬而祭叫虞,有安神之意。
1.出自《禮記·檀弓下》有司以幾筵舍奠於墓左,反,日中而虞。
2.出自《釋名·釋喪制》既葬,還祭於殯宮曰虞。謂虞樂安神,使還此也。
3.出自《鄙孝議》故合葬於防,孔子先反者,尚修虞事也。今之愚民,既葬不掩,謂乎不忍也;既掩不虞,謂乎廬墓也。
4.出自《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嘉佑八年》十一月,己亥,虞主至自山陵,皇太后迎奠於瓊林苑……庚子,虞於集英殿。
10.
朝代名。帝舜有天下之號。
11.
古國名。舜之先封於虞,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周武王克殷,封古公亶父之子虞仲的后人於此,是為西虞。
12.
古國名。夏禹封舜子商均於虞,為今河南省虞城縣。夏少康自有仍奔虞,即此。
13.
姓。戰國時有虞卿。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虞氏,姚姓,舜之建國也。舜以天下授禹,禹封舜之子商均於虞城為諸侯,后世國絕,以國為氏。又周太王之子、太伯之弟仲雍,是為虞仲,嗣太伯之后於句吳。武王克商,封舜之后胡公滿於陳,封虞仲之庶孫於虞城,以為虞仲后。虞仲國於吳。其支庶封於此,故亦謂之西吳。此姬姓之虞也。
1.南朝梁高僧寶志和白鶴道人都想住到景色特別奇麗的潛山山麓去。梁武帝要他們把一樣東西放往山麓﹐誰先放到就給誰住。道人飛去一只鶴﹐寶志投去手中的錫杖。在鶴將至時﹐忽聽到空中飛聲﹐只見寶志的錫杖已經植立在山麓。事見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神異下.寶志》◇用以為典。
1.請人將物交還的謙辭。
1.謂女子的獻媚之態。
1.擇婿出閣。古有以拋繡球中者為婿之俗﹐故云。
1.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藥﹐然后就跳進壺里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于是向老翁學道﹐后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變成一條龍。事見《后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以"擲杖成龍"為典﹐借指還鄉。
1.丟棄。
1.猶消滅。
1.狩獵的場所。
1.指三國吳孫策。亦喻年少勇猛的人。
1.瘋狗。
1.佛教語。古印度的佛教五大道場之一。
1.同"獼猴騎土牛"。
1.即獼猴桃。
1.古舞蹈名。
1.猶猖狂。
1.瘋狗。
2.比喻狂暴之徒。
1.打獵。
1.鏟除;剿滅。
1.指秋季打獵。
1.小瘋狗。喻兇暴之徒。
2.喻勇猛的少年。
1.畦畤。泛指古代帝王祭祀的場所。
1.痔瘡。
由直腸末端或肛管的靜脈叢曲張而形成的一種外科疾病。為紅色或暗紅色圓形結節,表面充血呈顆粒狀。分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便血或疼痛為主要癥狀。
1.痔瘡。
1.肛瘺的通稱。
2.借指財政等方面的漏洞。
1.即痔漏。
1.即痔漏。
1.障礙;阻礙。
2.不明了;疑難。
3.執著;拘泥。
1.排除煩亂的心情。
1.閉塞﹐阻隔。
1.甬道。
1.阻滯。
1.窒礙乖戾。
1.窒息沉悶。
1.閉塞;堵住。
1.不得志的文人。
1.恐懼。窒﹐通"恎"。
1.呼吸困難。
2.因受阻而中斷。
1.阻遏;抑制。
1.抑郁;沉悶。
1.亦作"窒欲"。
2.抑制欲望。
1.阻礙。
1.縫補之衣。
1.群飛貌。
1.亦作"袟敘"。
2.次序。袠,通"秩"。
1.收割。引申指收獲。艾﹐通"乿"。
1.謂用武力壓服與用計謀控制對方。
1.兇猛而傲慢。
1.兇猛強悍。
1.指兇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