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哺乳動物。體大,外形像貓,毛黃色,有黑色斑紋,性兇猛,一般夜里出來活動,捕食鳥獸,有時也傷害人。種類較多,有東北虎、華南虎等。通稱“老虎”。
2.
形容詞
比喻威武勇猛。
3.
動詞
〈方〉露出兇相。
4.
名詞
(Hǔ)姓。
5.
舊同“唬”。
6.
名詞
比喻不平凡的人物。
7.
名詞
比喻敵對一方的人。
8.
名詞
像虎的東西。
1.
亦作“乕”。亦作“俿”。
2.
比喻威武勇猛。參見“虎士”“虎臣”“虎將”。
1.出自《周禮·夏官·序官》虎賁氏下大夫二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十人,虎士八百人。
2.出自《三國志·魏志·許褚傳》褚以眾歸太祖……即日拜都尉,引入宿衛。諸從褚俠客,皆以為虎士。
3.出自《觀兵》詩選徒皆虎士,戰馬盡龍駒。
4.出自《詩·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
5.出自《后漢書·班勇傳》孝明皇帝深惟廟策,乃命虎臣,出征西域,故匈奴遠遁,邊境得安。
6.出自《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詩傾朝共羨寵光頻,半歲遷騰作虎臣。
7.出自《漢書·王莽傳下》莽拜將軍九人,皆以虎為號,號曰“九虎”,將北軍精兵數萬人東,內其妻子宮中以為質。
8.出自《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寧能御雄才虎將以制天下乎?
9.出自《李自成》他想,郝搖旗近來收集自己潰散余部,雖然只有七十多人,但手下幾員偏將都不弱,郝本人又是一員虎將,不可低估了這一股人馬的戰斗力量。
3.
謂臉上露出嚴厲或兇狠的表情。
1.出自《子夜》吳蓀甫陡的虎起了臉,勃然罵道:“有這樣的事!怎不見莫干丞來報告,他睡昏了么?”
2.出自《大刀記》永生一激,二愣虎起了臉說:“怎么?算他跑掉了?隊長,你只管放心,我保險:一個也讓他跑不了!”
4.
形容迅猛。
1.出自《李自成》自成從火邊虎地站起來,瞪著有點兒激動的眼睛盯著陌生人問:“韃子是什么時候進來的?”
2.出自《戰斗的幸福》他并不像旁人那樣虎的就起來喊叫:“上級放心,任務交給我,保證完成。”
5.
威嚇,嚇唬。
1.出自《柳家大院》老王把他虎回去了:“房臟了,我現在還住著呢!”
6.
姓。漢有合浦太守虎旗。見漢應劭《風俗通》。
1.出自《廣韻?姥韻》虎,姓。風俗通曰: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后。
7.
獸名。通稱老虎。哺乳類,貓科。毛黃褐色,有黑色橫紋。性兇猛,力大。慣于捕食野獸,有時亦殘害人畜。
1.出自《易·乾》云從龍,風從虎。
2.出自《詩·小雅·何草不黃》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3.出自《風俗通·祀典·桃梗葦茭畫虎》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
指用幾段歌詞配同一曲調的歌曲。各段歌詞在字數、韻律方面大致相同。民歌和群眾歌曲中常見,如《蘭花花》、《繡金匾》、《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
1.分割;割裂。
①一個整體分成它的各個組成部分,例如物理學上力的分解,數學上因式的分解等。②一種物質經過化學反應而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如碳酸鈣加熱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③排解(糾紛);調解難以~ㄧ讓他替你們~~。④分化瓦解做好各項工作,促使敵人內部~。⑤解說;分辯且聽下回~(章回小說用語)ㄧ不容他~,就把他拉走了。
化學反應類型之一。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如2h2o電解2h2↑+o2↑2nahco3△na2co3+h2o+co2↑
又稱還原者”。指生態系統中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微生物。它們能把動、植物殘體中復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釋放在環境中,供生產者再一次利用。
劃分界線~線ㄧ河北省和遼寧省在山海關~。
①劃分開地區的界線過了河北河南兩省的~,就進入了豫北。②比喻界限是非的~不容混淆。
比喻過分計較小事。
1.見"分斤掰兩"。
1.散發金錢。
2.指掰食黃柑。
1.見"分斤掰兩"。
1.別離。
1.猶離別,分袂。
1.謂軍隊在必要時,把行軍縱隊迅速展開,分成若干縱隊分散前進。
1.軍隊從幾個方向前進,協同圍擊同一目標。
1.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云,京兆人田真兄弟三人分家時議分堂前紫荊花,荊花因之枯死。田真兄弟相感復合,荊亦再茂◇因以"分荊"喻兄弟分居。
1.劃分疆界。
1.喻夫妻離異。
導演將整個影片或電視片的內容按景別、攝法、對話、音樂、鏡頭長度等分切成許多準備拍攝的鏡頭,稱為分鏡頭。
導演拍攝影片用的工作劇本。內容包括將整部影片所要表現的內容分切為幾百個準備拍攝的鏡頭,注明每個鏡頭的景別、攝法、畫面、對話、音樂、音響處理、鏡頭長度等。由導演根據電影文學劇本和個人構思寫成。
1.謂人或事物變化無常,分合無定。
一家人分開生活~另過 ㄧ他們夫妻兩地~。
1.分離。
1.總局之下分設的辦事機構。
語法上指復句里劃分出來的相當于單句的部分。分句和分句之間一般有停頓,在書面上用逗號或者分號表示。分句和分句在意義上有一定的聯系,常用一些關聯詞語(連詞、有關聯作用的副詞或詞組)來連接,如天晴了,雪也化了。參看〖復句〗。
1.猶決斷。
1.區別;分隔。
2.離棄;棄絕。
1.名分相等。
1.舊時收稅機關分設在各地的關卡。
①人或事物不聚在一起弟兄兩人~已經三年了ㄧ這些問題是彼此~而又聯系著的。②使分開老趙用手~人群,擠到臺前ㄧ這兩件事要~解決。
1.謂在學問業務上有不同的專長。
2.今指不同的學術或業務的類別。
1.謂河流或道路分出岔口。
2.謂一人同時口述不同內容的問題。
1.猶克扣。
1.分離。
1.指出任將帥或封疆大吏。
1.猶分賜。
1.亦作"分朗朗"。
2.清楚;分明。
1.見"分朗"。
1.分擔勞苦,盡職建功。
研究生物的種類,探索相互間的親緣關系,闡明生物界自然系統的科學。是生物進化的歷史總結。根據不同的研究對象,可分為微生物分類學、植物分類學和動物分類學等。
1.見"分厘"。
1.形容極細微。
見〖百分尺〗。
1.分割。
①分開理論與實踐是不可~的ㄧ從空氣中~出氮氣來。②別離~了多年的兄弟又重逢了。
1.紋理﹑脈絡或事物間的聯系。
2.分說;分辯。
幾個力同時對某物體的作用和另外一個力對該物體的作用效果相同,這幾個力就是那一個力的分力。
1.分別獨立。
2.分別制定。
3.分別設立。
1.分得他人的利益。
2.謂自己不從事生產而坐分他人生產所得的利益為"分利"。
3.中醫學名詞。謂用藥劑使患者出透汗而使病情好轉。
1.常規。
2.指按定例發放的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