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妨害,阻擋。
1.
同“礙”。
1.出自《紅樓夢》迸砌防階水,穿簾礙鼎香。
2.
限止;阻擋。
1.出自《列子·力命》獨往獨來,獨出獨入,孰能礙之。
2.出自《文心雕龍·聲律》將欲解結,務在剛斷,左礙而尋右,末滯而討前。
3.出自《溝港》詩溝港重重柳,山坡處處梅。小輿穿麥過,狹徑礙桑回。
4.出自《扶風傳信錄》自言宋時宮嬪,生時為宮監,相與有情,而不諧夫婦……夙昔之夕,在袁氏樓,思一遂之,而又礙於老祖。
5.出自《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山上沒有路,到處又是亂石,又是荊棘,掛手礙腳地,實在難爬。
3.
妨礙。
1.出自《折楊柳》詩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
2.出自《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詞要小舟行釣,應先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
3.出自《答查石丈書》駁未當而又駁之,亦至誠之心也。夫何礙!
4.出自《母親》這漢子用得呢。是個本分家伙。只要不去礙他,他做事總是像做自己的一樣。
4.
障礙。
1.出自《法言·君子》子未睹禹之行水與?一東一北,行之無礙也。
2.出自《船窗》詩舉頭還有礙,低眼即無妨。
3.出自《西游記》上天有路,入地有門;步日月無影,入金石無礙。
5.
牽掛。
1.出自《兒女英雄傳》那時我身入空門,一身無礙,萬緣俱寂。
6.
遮蔽。
1.出自《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詩》鵬礙九天須卻避,兔藏三窟莫深憂。
2.出自《登廣教院閣》詩高臺面壘包平野,老柏參天礙遠山。
7.
見“礙夜”。深夜。
1.出自《異苑》欲進路,礙夜不可前去,乞寄外住。
2.出自《雪中晏起偶詠所懷》東家典錢歸礙夜,南家貰米出凌晨。
3.出自《博異志補編·李黃》時已晚,遂逐犢車而行,礙夜方至所止。
4.出自《聊齋志異·上仙》久之,日漸曛。眾恐礙夜難歸,煩再祝請。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