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茂盛;盛大。
2.
形容詞
文采華美。
3.
形容詞
〈書〉云氣彌漫。
4.
名詞
姓。
1.
草名。即牡蒿。
1.出自《詩·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2.
草木茂密。
1.出自《西都賦》茂樹蔭蔚,芳草被堤。
2.出自《有竹》詩彼蔚者竹,蕭其森矣。
3.出自《春在堂隨筆》玲瓏幽邃,竹樹芩蔚。
3.
華美,有文采。
1.出自《易·革》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2.出自《文心雕龍·雜文》景純《客傲》,情見而采蔚。
3.出自《五色蝴蝶賦》或蔚若天臺建霞,或鮮如???垂華。
4.
云氣彌漫貌。
1.出自《詩·曹風·候人》薈兮蔚兮,南山朝??。
2.出自《世說新語·言語》草木蒙蘢其上,若云興霞蔚。
5.
盛大;擴大。
1.出自《借田賦》青壇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
2.出自《譯印政治小說序》殆可增《七略》而為八,蔚“四部”而為五者矣。
6.
薈萃;聚集。參見“蔚爲大觀”、“蔚然成風”。
1.出自《漢書·敘傳下》多識博物,有可觀采,蔚為辭宗,賦頌之首。
7.
病。參見“蔚氣”。
1.出自《淮南子·俶真訓》血脈無郁滯,五藏無蔚氣。
1.午飯。
1.指正午之后,約一兩點鐘之間。
1.賞識喜愛。
1.賞識提拔。
1.猶酬報。
1.謂賞賜與功勞不相稱。
1.見"賞不逾時"。
1.謂及時行賞。
1.玩賞春景。
①地位或輩分高的人把財物送給地位或輩分低的人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②賞賜的財物老板看這孩子干得挺賣力,便多給了他一些賞賜。
1.欣賞投合。
1.謂觀賞節日所設的彩燈。
1.觀賞。
1.賞賜田地。
1.賞賜的典禮。
1.方言。賞錢。
1.欣然相對。
1.亦作"賞罰"。
2.獎賞和懲罰。
1.謂該賞的賞,該罰的罰,處理清楚明白。
1.同"賞罰分明"。
1.同"賞罰分明"。
1.同"賞罰分明"。
1.裝在紅封套里的賞錢。今稱紅包。
1.賞給供其使用。
2.贊賞佩服。
1.因俘獲之功而所得的賞賜。
1.獎賞歸降的人。
1.給死者家屬贈送財物。
1.見"賞功罰罪"。
懸賞所定的數額不惜賞格,定要捉拿。
1.工資以外的獎金。
1.賞賜有功者。
1.獎賞有功的人,懲罰犯罪的人。
1.謂獎賞供獻貢品者。共,通"供"。
1.頒賞與朝貢。
1.漢代實行買爵制,進納一定數量的錢,朝廷則賜以相應的官爵。
請求對方接受邀請等的客套話今晚我做東,請賞光。
1.賞識和喜愛。
1.賞給每人一份兒的東西或錢。
1.猶尸位。
尸骨;尸體不見長城下,尸骸相支拄|家貧無錢,尸骸暴野。
1.主祭。
1.陳尸以諫◇泛指以死諫君。
1.謂道徒遺其形骸而仙去。
1.即鸤鳩。鳥名。
1.盛有尸體的棺材。
1.謂安居而無為。
2.指居位而不盡職。
3.見"尸居余氣"。
1.形容人即將死亡。亦以謂人暮氣沉沉,無所作為。
1.見"尸躡"。
1.一種特殊的尸體現象。尸體埋在不通風的潮濕地方或停留水中,三個月后,皮下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蛋白質分解產物中的氨結合,形成脂肪酸銨﹐再和水中的鈣﹑鎂等結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灰白色蠟狀物質,使埋葬多年的尸體不干枯腐朽。
1.謂居位受祿而無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