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拉弓。
1.出自《說文·弓部》彎,持弓關矢也。
2.出自《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彎蕃弱,滿白羽。
3.出自《途中有懷》詩涸鱗驚照轍,墜羽怯虛彎。
2.
彎曲。
1.出自《上元日夢王母獻白玉環》詩似見霜姿白,如看月彩彎。
2.出自《三戰呂布》袋內弓彎如皓月,壺中箭插似寒星。
3.
指彎子。
1.出自《字匯?弓部》彎,曲也。
2.出自《家》他們轉一個小彎走到水閣的正門前。
4.
折;使彎曲。
1.出自《漢宮秋》那壁廂鎖樹的怕彎著手,這壁廂攀欄的怕??破了頭。
5.
同“灣”。水流彎曲之處。
1.出自《應令》詩望別非新館,開舟即舊彎。
6.
指停船靠岸,泊于水灣。
1.出自《岳陽樓》把船彎,此間正江樓茶罷人初散。
2.出自《儒林外史》大爺吩咐急急收了口子,彎了船。
3.出自《西山寒溪》午登西山去,路作九曲彎。
7.
鬻棺者的俗稱。
1.出自《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嘉佑元年》吳中復指沆治溫成喪,天下謂之“劉彎”,俗謂鬻棺者為彎,則沆素行可知。
8.
量詞。用于彎狀物。
1.出自《紅樓夢》一幅桃紅?被,只齊胸蓋著,襯著那一彎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上面明顯著兩個金鐲子。
2.出自《水滸全傳》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
3.出自《家》一彎新月高高地掛在天空。
1.終日。
1.撤去食物。
1.《書.顧命》"茲既受命還,出綴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孔傳"綴衣,幄帳。群臣既退,徹出幄帳于庭。"孔穎達疏"王病重,不復能臨此坐,故徹出幄帳于庭,將欲為死備也。"后因以"徹綴"為帝王死去的婉辭。
1.謂撤去祭祀時用以載牲的禮器。
1.撤去座位。舊時宰相見天子議大政事,必賜坐面議。及宋范質執宰,懼面議倉卒有失,每議事則具札子進呈。坐論之禮遂廢。見《宋史.范質傳》。
1.亦作"坼剖"。
2.割裂。謂經剖割而分娩。
1.即斥候。偵察。亦指偵察的人。
1.見"坼罅"。
裂開;撕裂田地坼裂|坼裂文榜|絕無坼裂痕|聽得坼裂聲。
1.見"坼副"。
1.亦作"坼嫮"。
2.破裂;裂縫。
1.謂灼龜甲﹑獸骨占卜之時,紋裂所顯示的預兆。
1.曳白。謂考試交白卷。
1.方言。安裝電器開關的底板。
1.晉代王獻之七八歲時學習書法,其父羲之"密從后掣其筆不得,嘆曰'此兒后當復有大名!'"見《晉書.王獻之傳》◇因以"掣筆郎"稱譽幼年善于學書者。
1.搖曳貌。
1.隨風飄蕩貌。
1.閃電。亦以形容迅疾。
1.硬拉;強奪。
2.猶困頓。
1.取得。
1.繳納。
1.比喻才大氣雄。語本唐杜甫《戲為六絕句》之四"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1.拘牽,牽制。
1.見"掣簽"。
1.抽取。
1.領取,拿取。
1.掣肘。
2.抽手;撒手。
3.舉手。
1.猶抽搭。哭泣貌。
1.古時檢查私鹽的機構。
1.抽查核驗。清代對鹽商販鹽的一種檢查措施。
1.牽引。
2.牽制。
1.牽引貌。
1.牽制,掣肘。
拉著胳膊。比喻有人從旁牽制,工作受干擾暗中掣肘|受到掣肘,工作難開展。
1.中醫指痙攣的癥狀。
1.開采;采掘。
1.見"硩蔟氏"。
1.謂摘采而墜落。
1.撤去餐具。謂用完餐。
1.撤除漁。
1.保證人辭卻擔保責任。
1.撤去守備的軍隊。
1.除去遮蔽光明之物。喻恍然而悟。蔀﹐蔀席。
1.拆除建筑物。
1.逐客的表示。舊時官場﹐客來備茶。主人端茶請飲﹐表示送客﹐客當會意而辭去。"撤茶"則表示逐客。
2.討茶。
1.撤職。
1.除去;取消。
1.撤消手工業或商業網點。
1.封建地主廢除租田契約﹐強行收回農民租種的土地。也稱抽佃﹑退佃。
1.撤職調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