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彈弓。
1.出自《莊子·山木》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
2.出自《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音曰:“臣聞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彈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彈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樸質,饑食鳥獸,渴飲霧露,死則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
3.出自《魏書·神元帝紀》援彈飛丸,應弦而落。
4.出自《唐語林·補遺四》《世說》云:忌日惟不飲酒作樂。會稽王世子將以忌日送客至新亭,主人欲作樂,王便起去,持彈往衛洗馬墓彈鳥。
2.
彈丸。后亦指槍彈、炮彈、炸彈等。
1.出自《紫騮馬》詩角弓連兩兔,珠彈落雙鴻。
2.出自《陔余叢考·火炮火槍》而鉛彈則嘉靖四十三年始用。
3.出自《東方》這些人都是本連的特等射手,彈不虛發,敵人頓時就倒下了一片。
4.出自《李家莊的變遷》南京的飛機又來太原下過彈,人心惶惶,山西票子也跌價了。
3.
圓形的果實。
1.出自《荔枝》詩朱彈星丸燦日光,綠瓊枝散小香囊。
2.出自《送人赴浙東木綿提舉》詩桕林白綻梅花小,柿實紅垂橘彈圓。
4.
禽鳥的蛋。
1.出自《齊東野語·文莊公滑稽》其法乃以鳧彈數十,黃、白各聚一器。
2.出自《山居新語》余家藏石子一塊,色青而質粗,大如鵝彈。
3.出自《明會曲·精膳清吏司·殿試酒飯》粳米三斗,火熏三腿,雞彈一百個,豆腐五十連。
5.
但,只管。
1.出自《斗百花》詞爭奈心性,未會先憐佳婿。長是夜深,不肯便入鴛被。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缸,卻道你彈先睡。
1.謂繪畫舍其形似而取其神似。
1.遺棄埋沒;遺亡淹沒。
1.指遺留下來的美好風尚﹑德行等。
2.謂遺漏美好事物。
1.亦作"遺甿"。
2.指前朝之民。
3.指劫后殘馀的人民。
4.遺裔;后人。
1.見"遺氓"。
1.猶后裔。
2.猶遺氓。
1.指死者生前訂立的盟約。
1.謂幸免于難。
1.謂忘卻其遠。
1.猶后裔。
1.猶古廟。
①劫后余生的民眾千里無煙,遺民困苦。②效忠前一朝代,不在新朝為官的人以宋遺民不受元聘,隱居授徒。也指亡國之民;前朝留下的民眾六國遺民尚在|害怕遺民造反。
1.猶散失。
1.謂遺棄名位。
2.謂留傳名聲。
3.垂留后世之名聲。
1.謂丟棄名位和利益。
1.猶遺囑。
1.亦作"遺繆"。
2.留下的謬誤。
1.見"遺謬"。
1.指以前留下來的模式﹑法則。
1.指死者留下來的親筆書札﹑文稿﹑字畫等。
1.指前人留下來的謀略。
1.猶遺冢。
1.指死去父親的男孩。
1.指遺才,隱士。
2.遺棄藏匿。
1.見"遺尿"。
1.謂遺棄老年人。
1.死者臨終前的想法。
2.以死者遺物留作紀念。
3.泛指死者遺物。
4.懷念;留戀。
1.亦作"遺溺"。
2.不自主的排尿。三歲以前的遺尿是生理性的。三歲以后的遺尿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3.撒尿;解小便。
1.見"殷殷??efa5"。
1.殷實﹐富裕。
1.殷實的人家﹐富戶。
1.大量聚積。
1.盛大的祭典。指三年一次的祖廟大祭(祫)及五年一次合祭諸祖神主的大祭(秂)。
1.見"殷鑒"。
1.周代各方諸侯于一年四季分批朝見天子。
1.亦作"殷監"。
2.謂殷人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鑒戒。《詩.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韓詩外傳》卷五作"殷監"◇泛指可以作為借鑒的往事。
1.謂前人失敗的教訓就在眼前﹐應該引以為戒。
1.繁劇。指繁忙重要的事務。
1.懇切。
1.繁多而拖延日久。
2.地域遼闊。
1.轟鳴的雷聲。亦指大雷。
1.盛大的祭禮。
2.殷代的禮制。
1.謂刑法。《荀子.正名》有"刑名從商"之說﹐故稱。
1.起于周末而傳于漢初的六種古歷之一。
2.殷商時所用歷法。
1.搜括。
1.多盛貌﹐繁盛貌。
2.象聲詞。
1.晉殷浩﹑劉惔的并稱。
2.南朝宋殷景仁﹑劉湛的并稱。
1.猶殷網。
1.充滿。
1.殷商的百姓﹐亦指殷代遺民。
2.富戶。
3.使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