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完盡;終了。
1.出自《后漢書·光武帝紀上》進至邯鄲
2.
通“但”。僅;只。
1.出自《法言·淵騫》鄲聞以德詘人矣,未聞以德詘於人也。
3.
見“邯鄲”。古地名。今河北省邯鄲市。春秋時,衛(wèi)地,后屬晉。公元前386年趙敬侯自晉陽徙都邯鄲。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置邯鄲郡。三國、魏、晉為廣平郡,隋開皇中改置縣,唐、宋、金、元因之。
1.出自《左傳·哀公元年》夏四月,齊侯、衛(wèi)侯救邯鄲,圍五鹿。
2.出自《漢書·地理志下》邯鄲北通燕涿,南自鄭衛(wèi),漳河之間一都會也。
3.出自《菩薩蠻·贈梁陶侶》詞邯鄲年少春衫綠,鳴箏競唱《棠村曲》。
4.
見“邯鄲”。戰(zhàn)國趙都邯鄲,因以為趙的代稱。
1.出自《竹書紀年·顯王》六年,我?guī)煼ズ悾×腥恕N規(guī)煼ズ悾》省?/p>
2.出自《竹書紀年·顯王》十六年……邯鄲之師敗我于桂陵。
5.
見“邯鄲”。指《邯鄲曲》。參見“邯鄲曲”。
1.出自《文選·鮑照〈舞鶴賦〉》雖《邯鄲》其敢倫,豈《陽阿》之能擬。
6.
見“邯鄲”。稻粱的一種。
1.出自《管子·地員》五??之狀,強力剛堅。其種,大邯鄲、細邯鄲,莖葉如扶櫄,其粟大。
7.
見“邯鄲”。復姓。漢有邯鄲義。見《通志·氏族三》。
1.游春。
1.行為放蕩。
1.冶煉。
1.華麗的服裝。
1.即野葛,毒草名。
2.比喻狠毒之人。
1.鑄造金屬器物的工人。
1.繁華。
1.以冶鑄金屬器物為生的人家。
1.掌管冶鑄的官吏。
1.詞藻華美的詩句。
1.冶煉鑄造。
1.謂美麗異常。
2.指美麗的女子。
1.用焙燒﹑熔煉等方法,從礦石中提煉出所需要的金屬。
2.比喻人的思想感情方面的鍛煉培養(yǎng)。
1.裝飾華麗的女子。
1.猶冶工。
1.女子修飾得很妖媚。
2.艷麗的容貌。
3.指美麗的女子。
1.容顏美好。
1.山名。在江蘇省六合縣東北,產銅鐵及磁石。相傳為漢吳王濞鑄錢之地。
1.古代從事冶煉鑄造的刑徒。
1.猶冶工。
1.熔化。
1.猶相思。
1.妖媚的笑。
1.謂艷麗異常。
1.艷陽天。
1.形容揚柳枝葉婀娜多姿。亦借指妓女。
1.妖媚;美麗。
1.非常艷麗。
1.謂容貌艷麗,神采飛揚。
1.巧笑貌。
1.亦作"冶游"。
2.野游;男女出外游樂。
3.舊時謂狎妓。
1.冶煉鑄造。
2.比喻教育培養(yǎng)。
1.艾蒿的別名。
1.野外水流的涯岸。
1.謂隱居不仕的懷抱。
1.古代指離城較遠的地方。亦指村野。
2.粗野鄙陋。
1.村居便帽。
1.謂船停泊于野外。
1.野外散步。
1.草野之才。有時用作謙稱。
1.質樸無華的建筑木材。
1.謂采集野生可食植物。
1.可以做蔬菜或供人充饑的野生植物。
2.農家對自種蔬菜的謙稱。
帶了食物到野外去吃游人野餐。也指帶到野外去吃的食物人成群,入林中,擺野餐。
1.野生蠶的統(tǒng)稱。
2.昆蟲,形狀和家蠶相似,幼蟲黑色,有長毛,長大后暗黑色,有黑色斑紋。生長在桑樹上,繭可以繅絲。
1.指野生的花草。
2.舊時比喻正式配偶以外所狎玩的女子。亦指娼妓。
1.梵文的譯音,亦譯作夜叉﹑藥叉,佛經(jīng)多指惡鬼。古代筆記小說中亦常有記述,多荒誕不可信。
1.指田野和谷場,借指農事。
2.曠野。
1.指閑言閑語。
1.古代地方官吏自謙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