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輔佐;輔助。
2.
名詞
(Bì)姓。
1.
亦作“弻”。
2.
矯正弓弩的器具。一說,弼是簟席,為茀的本字。
1.出自《荀子·臣道》謂之拂
2.出自《說文通訓定聲?泰部》弼,當訓弓輔也……凡弛弓則縛于裏,以備損傷,用竹若木為之,亦曰檠,曰榜,曰閉,曰柲。
3.
糾正;輔佐。
1.出自《書·益稷》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后言。
2.出自《史記·汲鄭列傳》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寧令從諛承意,陷主於不義乎?
3.出自《新唐書·姜公輔傳》公輔官諫議,職宰相,獻替固其分,本立輔臣,朝夕納誨,征而弼之,乃其所也。
4.出自《續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詔諭:“博啰特穆爾、庫庫特穆爾,俱朕股肱,視同心膂,自今各棄宿忿,弼成大勛。”
5.出自《爾雅?釋詁下》弼,俌也。
4.
指輔佐天子的大臣。
1.出自《書·益稷》惟幾惟康,其弼直。
2.出自《耆舊續聞》恭以昭文仆射相公,業總將明,地尊弼直,綢繆三事,敷燮九功。
5.
違逆。
1.出自《漢書·韋賢傳》其夢如何?夢爭王室。其爭如何?夢王我弼。
1.農業和商業。
1.指農民的房舍。
1.古代農村中的互助組織。
1.周代官名。即上士。
2.古代掌管農事的官。
1.適宜于從事耕種﹑收獲的時節。
1.糧食。
1.指務農的人。
1.指耕耘﹑收獲﹑貯藏等農業生產活動。
2.指村莊。
1.農作物的收獲。
2.謂農事終了。
1.關于農業的書籍。
1.農具。
1.年成,收成。
1.農政小吏。
1.指農人的言談。
1.耕種的田地。
2.指管理農田的職事。
1.神州的別名。
2.蒙古語譯音。牧地;地域;經界。
1.農事。
1.農事閑暇時候。
2.農政小吏。
1.謂在農村閑居。
2.指冬季農事較少的時節。
1.星宿名。即房宿。
2.指農事。
1.農業專科學校的簡稱。
1.星名。也稱龍星﹑靈星。
2.農丈人星的簡稱。參見"農丈人"。
1.農業銀行的簡稱。
1.農業和畜牧業。
1.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的并稱。相傳神農氏著《本草》﹑黃帝軒轅氏著《素問》,他們被奉為中國醫藥之祖。
1.指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內容包括作物栽培﹑育種﹑土壤﹑氣象﹑肥料﹑農業病蟲害等。
1.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生產經驗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對于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農歌。
1.農業上用來殺蟲﹑殺菌﹑除草﹑毒殺害鳥害獸以及促進作物生長的藥物的統稱。
1.農業生產的要務。
2.農事。
1.村野;田野。
2.借指從事農耕。
1.指栽培農作物和飼養牲畜的生產事業。
1.指工業不發達﹑國民經濟收入中以農業收入為主要部分的國家。
1.農產品。
1.謂國家對從事農業生產﹑有農業收入的單位或個人所征收的稅。
1.指給耕者送飯的人。
1.指農作物的栽培﹑選種等技藝。
1.猶農作。
1.謂務農隱居。
1.指農具。
2.謂供農業生產使用。
1.我國民主革命初期對貧苦農民的稱呼。
1.農業和漁業的并稱。
1.古代天子諸侯行籍田禮所乘的車。
1.農事繁忙的月份。
1.耘田。蕓,除草。
1.農民運動的簡稱。
1.即桃林,因其在弘農縣,故稱。
1.商鞅等先秦諸子的經濟﹑軍事思想和政策。重視農業和戰爭,主張兩者結合。
2.指屯田。
1.星名。
1.猶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