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宮殿的臺階;特指皇宮的臺階。
1.
臺階。
1.出自《墨子·備城門》陛高二尺五,廣長各三尺,遠廣各六尺。
2.出自《水經注·濁漳水》石磴西陛,陟踵修上五里余。
3.出自《祭湘君夫人文》外無四垣,堂陛頹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來祭享。
2.
專指宮殿的臺階。
1.出自《端正好·徐我亭歸田》套曲俺這里隨班行禮,不強如納陛升階。
2.出自《清史稿·禮志七》大臣興,復自右陛升,跪受爵,復跪。
3.
階次;品第。
1.出自《楚辭·大招》舉杰壓陛,誅譏罷只。
4.
拾級,逐級。
1.出自《陳秀伯墓志銘》夫親遇明主,干說悟意,九筵之室可陛而登,屢省之歌可飏而賡也,尚邂逅不偶;況一夫之取舍,何足動心乎!
5.
謂侍立于陛側。參見“陛者”、“陛戟”。
1.出自《漢書·五行志中之下》建平二年四月乙亥朔,御史大夫朱博為丞相,少府趙玄為御史大夫,臨延登受策,有大聲如鐘鳴,殿中郎吏陛者皆聞焉。
2.出自《漢書·霍光傳》期門武士陛戟,陳列殿下。
3.出自《將至潯陽郡教》公孫陛戟,既似井蛙;延壽執戈,實同兒戲。
4.出自《詠荊軻》行行造秦庭,陛戟衛甚周。
1.舊時對水上居民的稱呼。古代主要分布在長江和東南沿海一帶﹐后集中在兩廣和福建沿海。主要從事漁業或水上運輸業﹐多以船為家。
1.即痙戶。
1.艷麗潔白。
1.打扮﹐修飾。
2.指濃妝艷抹﹐打扮得十分漂亮。
1.華麗的服飾﹔盛裝。
1.猶靜觀。默不作聲地察看。靚﹐通"靜"。
1.艷麗。
1.艷麗嫵媚。
1.幽靜深邃。靚﹐通"靜"。
2.靜穆深沉。靚﹐通"靜"。
1.精密周詳。靚﹐通"靖"。
1.妝飾艷麗。
1.艷麗美好。
1.幽靜安閑。
2.俊美閑雅。
1.華麗耀眼的盛裝。
1.幽靜文雅。靚﹐通"靜"。
1.華麗莊嚴。
1.美好艷麗。
1.艷麗耀眼。
1.艷麗的服裝。
1.艷麗的姿質。
1.打扮﹐妝飾。
2.指妝飾艷麗。
1.借指濃妝艷抹的女子。
1.息兵﹐休戰。
1.猶安步﹐徐步。緩緩步行。
1.傳說為唐時學道成仙的人。
1.使順服聽命。
1.安定。
1.平定妖氛。
1.亦作"靖共"。
2.恭謹地奉守﹔靜肅恭謹。
3.借指職位﹑職守。
1.見"靖恭"。
1.即田嬰﹐戰國時齊相。齊威王少子﹐孟嘗君之父。一說乃田氏別子。
1.見"靖郭君"。
日本祭祀陣亡官兵的地方。1869年建于東京。原名東京招魂社”。1879年改現名。其中供奉著自明治維新以來在歷次戰爭中陣亡的二百余萬名官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犯。以前每年春、秋由天皇或皇室代表主持大祭,曾是宣揚軍國主義、鼓吹侵略政策的場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憲法規定,國家不參與靖國神社的祭祀活動。但仍有不少軍國主義分子借該處祭祀侵略者亡靈,試圖復活軍國主義,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反響。
1.美好﹐美善。
1.見"靖節征士"。
1.指無弦琴。典出《宋書.隱逸傳.陶潛》﹕"潛不解音聲﹐而畜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1.見"靖節征士"。
1.即陶潛。東晉大詩人。字元亮﹐私謚靖節征士。
宋欽宗(趙桓)年號(公元1126-1127)。
1.使安定和扶持。
1.猶悲慘。
平息禍亂除殘靖亂。
1.安眠﹔安息。
1.沉靜縝密。
1.治理人民。
1.猶靜暝。寧靜幽深。靖﹐通"靜"?!段倪x.揚雄》﹕"于是禽殫中衰﹐相與集于靖冥之館﹐以臨珍池。"劉良注﹕"靖冥﹐猶深閑也。"一說極高之貌。見《漢書.揚雄傳上》清王先謙補注。
1.沉靜自守﹐不汲汲于名利。靖﹐通"靜"。
平定變亂融(孔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
明初燕王朱棣奪取皇位的戰爭。明太祖分封諸子為王。太祖死,皇太孫建文帝即位,用大臣齊泰、黃子澄建議,采取削弱諸王勢力的措施。1399年,太祖第四子朱棣以誅齊、黃為名,起兵北平(今北京),號稱靖難”。1402年,燕王兵破京師(今江蘇南京),建文帝死于宮中(一說逃亡),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1.靜氣。意氣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