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詞
數目,十個一千。
2.
數詞
表示很多。
3.
副詞
極;絕對(表示極端強調)。
4.
名詞
(Wàn)姓。
1.
“萬”的古字。十千為萬。
1.出自《韓非子·定法》托萬乘之勁韓。
2.出自《隸續三·漢建平郫縣碑》賈二萬五千。
2.
數詞。千的十倍。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
2.出自《太平御覽》十千謂之萬,十萬謂之億。
3.出自《學林·奉亹萬》似以“萬”為“十千”之數,而“萬”乃代“萬”字者也。
3.
極言其多。
1.出自《詩·小雅·信南山》畀我尸賓,壽考萬年。
2.出自《元和圣德詩》萬牛臠炙,萬甕行酒。
3.出自《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近抵苗鄉,萬山重疊。
4.
絕對;一定。
1.出自《戰國縱橫家書·見田??于梁南章》出之必死,擊其不意,萬必勝。
2.出自《柳子厚墓志銘》播州非人所居……且萬無母子俱往理。
3.出自《老殘游記》今年的年,是萬過不去的了。
4.出自《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
5.
舞名。
1.出自《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為館於其宮側,而振《萬》焉。
2.出自《文心雕龍·樂府》張華新篇,亦充庭《萬》。
6.
極言各不相同。
1.出自《呂氏春秋·貴當》為之必繇其道,物莫之能害,此功之所以相萬也。
2.出自《知性論》世萬其人,人萬其心。
3.出自《意大利建國三杰傳》我國民其猶知愛國乎?雖其地位相萬……而萬其言,而萬其涂,而萬其策,而萬其業……則吾中國立焉矣!
7.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萬氏,姬姓畢萬之后,一云芮伯萬之后。孟軻門人萬章,漢有萬攀。又有吐萬氏改萬氏。
8.
指使變成極多。
1.出自《明贈太常卿山東左布政使張公祠碑文》既飭敬祀,以萬斯年。
9.
指跳《萬》舞。參見“萬舞”。
1.出自《左傳·隱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宮,將《萬》焉。
2.出自《宋宗廟登歌·開封府君歌》堂獻六瑚,庭《萬》八羽。
1.猶饋贈。
1.俗慮;雜念。
2.對古人古事或往事的懷想。
1.見"遺像"。
1.亦作"遺象"。
2.指死者的畫像﹑塑像或照片。
3.前代事物留傳下來的形狀﹑式樣。
1.猶遺少。
1.謂讓內行見笑。語本《莊子.秋水》"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1.指廢墟上殘留的木柱。
1.指腹瀉。
1.無心;不在意。
1.失檢之行為;品德有缺點。
2.前人傳下的品行。
3.指死者生前的品行。
1.超脫形骸,精神進入忘我境界。
2.道教指尸解登仙。
3.遺體,遺骸。
4.指遺留下來的形貌﹑形體﹑形式。
1.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1.謂舍棄一切外在形式。
1.見"遺形藏志"。
1.指遺傳下來的本性。
1.猶遺澤。
1.見"遺芳余烈"。
1.謂留下羞辱。
1.殘存的花草。
2.對死者后代的美稱。
1.猶失算。
1.猶廢墟。
1.謂遺漏記功晉升。
1.前人留下來的功業。
2.死者留下的產業。
1.猶遺美。
1.指前人留下的學說。
1.見"遺勛"。
1.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教化。
1.指年久的墨錠。墨錠系用煤煙或松煙制成,故稱。
1.猶延續。
1.猶馀美。
2.謂遺漏美物。
1.臨終的話。
2.猶古訓。
3.遺漏之語,不盡之言。
4.留傳下來的說法;古詞語。
1.指未發現或未任用的才德之士。
1.猶古諺。
1.謂遺留禍殃。亦指遺留禍殃之事。
1.棄置未用,隱居荒野。
1.前人傳下來的事業。
2.傳予后人的不朽事業。
3.前人留下的產業;遺產。
1.指死者的衣服。
1.前代的儀仗規制。
2.前人留下來的法度﹑準則。
1.失當;不適宜。
1.見"遺施"。
1.猶逶迤。
1.謂喪失道義。
2.謂遺漏意義。
1.指古代典籍。
1.見"遺逸"。
1.前代遺留下來的城邑。
1.見"遺逸"。
1.亦作"遺佚"。亦作"遺軼"。
2.遺漏;遺棄而不用。
3.遺失;散失。
4.指散失之物。多指遺文散籍;遺事逸聞。
5.猶隱居。 6.隱士;遺才。 7.指前一朝代留下來的人。
1.死者生前或臨終時的意見﹑愿望。
2.指前人的心愿﹑意見。
3.前人或古代事物留下的意味﹑旨趣。
1.后裔;后代。
1.指遺體。
2.指殘存的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