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一種鐵制的刨土工具。
2.
動詞
〈書〉刺。
3.
形容詞
尖銳鋒利。
1.
尖銳鋒利。
1.出自《說文·金部》镵,銳。
2.出自《大聲歌唱王德生》詩太陽如火六月天,紅膠泥,石子比刀镵。
3.出自《小說選刊》“懶龍”揮著他那又亮又镵的板鋤。
2.
利錐。
1.出自《宋書·臧質傳》燾大怒,乃作鐵床,於其上施鐵镵,云破城得質,當坐之此上。
2.出自《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魏主大怒,作鐵床,於其上施鐵镵。
3.
刺。
1.出自《鹖冠子·世賢》若扁鵲者,镵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間而名出,聞于諸侯。
2.出自《新唐書·韋綬傳》〔韋綬〕有至性,然好不經,喪父,镵臂血寫浮屠書。
3.出自《元典章新集·刑部·燒埋》我亦被本人镵傷奔走來了。
4.
鑿;雕刻。
1.出自《新唐書·崔湜傳》湜建言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镵山出石門,抵北藍田,可通挽道。
2.出自《春明退朝錄》胡秘監旦,退居襄陽,镵大硯以著《漢春秋》。
3.出自《游浮山記》……寫浮山之形容而先為之記,如此使僧镵諸石壁上。
5.
古代的一種掘土器。裝上彎曲的長柄,用以掘土,稱長鑱。
1.出自《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長镵長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
2.出自《農書》長镵,踏田器也。比之犁攙頗狹。制為長柄……柄長三尺余,后偃而曲,上有橫木如拐。以兩手按之,用足踏其镵,柄后跟,其鋒入土,乃捩柄以起垡也。
3.出自《贈傅處士山》詩臨風吹短笛,?雪荷長镵。
6.
掘;鋤。
1.出自《清平樂》詞賞梅觀竹,不暇镵黃獨。
7.
消失。
1.出自《雪詠》廚煙或中镵,里表仍孤擎。
2.出自《支那古德遺書序》有聞,有思,有修,以言說說其無言說,以思議思議其不思議,必有悉檀焉,烏有一切镵者乎?
8.
指犁鐵。
1.出自《三才圖會·器用》冶金而為之者曰犁镵,起其垡者也,負镵者底,底實于镵中。
2.出自《證俗文》案古者犁謂之耜……今東齊呼耜下鐵葉為犁,犁下鐵刺土者為攙。
1.浮蟻。酒面上的浮沫。用作酒的代稱。
軍艦巡邏巡邏艇在海峽游弋。泛指物在水中游行漁帆在江中游弋|在這片被稱為死海的海水里,人竟能自由游弋。
游戲;娛樂游藝廳|游藝會。
1.供公眾游戲或觀賞節目的場所。
1.以文藝表演﹑游戲等為內容的集會。
1.優游安逸。
1.謂放縱不守規范。
1.見"游藝"。
1.游弋。
1.游弋,巡邏。
2.徘徊;往來游動。
1.亦作"游弋"。
2.猶巡邏。
1.唐代武官名,負責率領游兵巡邏。
1.游動襲擊。
1.猶游樂。
1.猶游心;游神。
2.留意。
1.浮現﹑洋溢。
1.游揚援引。
1.猶游宴。
1.飛翔的鷹。
1.游樂歌詠。
1.人或動物在水中游行。
2.借指水中動物。
3.涵濡;浸潤。
4.體育運動項目之一。人在水中用各種不同的姿勢劃水前進。
游泳運動專門場所。分室內、室外兩種。正式比賽用池為長50米、寬至少21米、水深18米以上;供游泳、跳水和水球綜合使用的池,水深13~35米;設10米跳臺的池,水深應為5米。游泳池水溫應保持在23~25°c。應有過濾和消毒設備,以保持池水清潔。
水上運動項目之一。憑借自我支撐力和推進力在水里的活動或游進。包括競技游泳、實用游泳和花樣游泳等。有多種泳式和技術要求。
在水上運動或海灘活動、健美運動比賽時穿用的服裝。有一件式和兩截式兩大類。男用多為三角褲;女用多為背心三角褲、胸罩連三角褲或由乳罩和極短小三角褲組成。緊身、富有彈性。色彩艷麗明朗,圖案豐富,品種繁多。一般采用錦綸或氨綸原料編織而成的彈性好的針織面料。
1.失去統屬的逃散的兵士。勇,清代指地方臨時招募的兵卒,亦泛指士兵。
1.優游。
1.和樂貌。
1.游動的魚。
1.游戲娛樂。
1.嬉游娛樂。
1.約束自己。
1.約略計算。
1.簡約省儉。
1.儉約簡易。
1.舊鄉村基層工作人員。
1.締交。
1.簡約;節儉。
1.結盟,訂約。
2.結交;邀結。
3.郁結,悶悶不樂。
4.封緘。
1.謂居于貧困。
1.猶約束。
1.用禮約束自己。語本《論語.雍也》"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2.簡化禮制。
1.料想,忖度。
1.估計;料想。
西非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亞,另有少數分布在貝寧、多哥、加納等國。約2060萬人(1983年)。講約魯巴語。多信萬物有靈,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伊斯蘭教。主要從事農業,商業、手工業發達。
1.締結盟約。
1.見"約莫"。
副詞。表示估計約莫三點鐘光景火車才到站。
1.約定日期。
2.約定的日期。
1.契約;券契。
2.訂約。
3.引申為約集。
1.取其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