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全,總共。
2.
動詞
關閉。
3.
名詞
(Hé)姓。
1.
門扇。
1.出自《管子·八觀》閭閉不可以毋闔,宮垣關閉不可以不修。
2.出自《荀子·儒效》四海之內,莫不變心易慮以化順之,故外闔不閉,跨天下而無蘄。
3.出自《新唐書·郭子儀傳》子儀攻蒲(蒲津),復(趙復)等斬陴者,披闔內軍。
4.出自《游西山記》吳子曰:“上白云寺后門也。”排闔無人。
2.
閉合。
1.出自《易·系辭上》一闔一辟謂之變。
2.出自《文選·潘岳〈哀永逝文〉》戶闔兮燈滅。
3.出自《旗手》小皮的眼皮闔了幾闔,似在領悟這段較深的哲理。
3.
全部;整個。
1.出自《莊子·胠篋》闔四竟之內,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曲者,曷嘗不法圣人哉!
2.出自《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上膺萬壽,下禔百福;匝筵稟和,闔堂依德。
3.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幾句話到了臬署,闔署之人,都驚疑不定。
4.出自《大刀記》闔屋里的人,全部高興起來。
4.
符合。
1.出自《戰國策·秦策三》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耶!
2.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君正》號令闔于民心,則民聽令。
5.
草苫。
1.出自《周禮·夏官·圉師》茨墻則翦闔。
6.
吳王闔廬的省稱。
1.出自《楚辭·天問》勛闔夢生,少離散亡,何壯武厲,能流厥嚴?
7.
通“曷”。何。
1.出自《管子·小稱》桓公謂鮑叔牙曰:“闔不起為寡人壽乎?”
2.出自《莊子·則陽》日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闔嘗舍之!
8.
通“盍”。何不。
1.出自《莊子·天地》夫子闔行邪?無落吾事!
①隱諱不愿使人知道他得過~的病ㄧ他干了不少~的事。②沒有人或人看不到找個~的地方談話。
1.植物的根向暗處生長的特性。
1.見"背譎"。
1.靠山建造樓房。謂好景被遮﹐比喻殺風景。
1.身體背面。
1.生而未見其父之兒。
①不合時宜~商品。②倒霉這些天真~,老遇上不順心的事。‖也作悖時。
1.詈詞。倒霉的人。有時亦有調侃意。
1.背棄世俗。
2.離開人世。死亡的婉辭。
1.違背誓言。
1.雙手放在背后交叉握著。
背誦念過的書過去上私塾每天早晨要~,背不出書要挨罰。
1.憑記憶敘述。
1.見"背水陣"。
在不利情況下和敵人作最后決戰。比喻面臨絕境,為求得出路作最后一次努力。
1.背靠著水作戰﹐后無退路。比喻決一死戰。
1.背水戰。
憑記憶念出讀過的文字~課文。
1.背時﹐背運。
男子頭發由鬢角起都向后梳的發式留~。
1.駝背。
1.背逆違反。
1.見"背嵬"。
1.亦作"背峞"。古代大將的親隨軍。
2.盾牌之一種。
1.背誦。
2.背部的紋理。
3.古錢幣背面的文字。
1.背向。反對與支持。
1.見"背井離鄉"。
1.背對和面向。
2.反對和擁護。猶向背。
1.偏僻的小巷。
1.中部拱起成馬鞍形的巖層。常是最好的儲油構造。
(~兒)不帶袖子和領子的上衣。
1.背棄信用。
不守信用,不講道義。
〈方〉倒霉真~,剛穿的新衣服拉了個口子。
1.背身卻行。
1.補子的別稱。
1.謂背靠屏風。依﹐通"扆"。
1.同"背恩忘義"。
1.見"背信棄義"。
1.同"背恩忘義"。
(~兒)人體的背面形象父親走遠了,我看著他的~,不禁流下了眼淚。
1.戲曲中的旁白。猶背躬。多見于元雜劇。
①不好的運氣走~。②運氣不好老不來好牌,真~。
1.鸛的別名。
1.謂背地里憎恨。
1.謂不肯作戰。
1.逃避征役。
1.向后指畫。
2.在背后指點。
1.背叛主人。
用來背東西的細而長的筐子,山區多用來運送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