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里巷的門。
2.
名詞
〈古〉墻。
3.
名詞
(Hàn)姓。
1.
里門。參見“閈閎”、“閭閈”。
1.出自《漢書·敘傳下》綰自同闬,鎮我北疆。
2.出自《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櫛沐寄道友〉》始出里北闬,稍轉市西阛。
2.
里巷。
1.出自《楚辭·招魂》去君之桓干。
2.出自《南史·沈慶之傳》又有園舍在婁湖,慶之一夜攜子孫徙居之,以宅還官,悉移親戚中表于婁湖,列門同闬焉。
3.出自《新唐書·李光弼傳》縱官吏避賊,闬無留人。
3.
墻垣。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闬庭詭異,門千戶萬。
4.
防備。
1.出自《汴州東西水門記》乃作水門,為邦之郛,以固風氣,以闬寇偷。
1.語出《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陸德明釋文"局本又作局。"本謂蜷曲不敢伸展◇常指小心謹慎,惶懼不安。
1.猶格局。
1.猶言彎腰曲背。喻惶恐不安。
1.觀望不前。
1.局蹐。謹慎小心貌。
1.急促。
2.忙亂。
3.惶恐。
1.見"局蹐"。
1.惶悚不安貌。
1.身受約束的良馬。喻指不能發揮才能。
1.某些牌戲或賭博中每一局的主持人。
1.指狹隘的禮制法度。
1.指處境。
1.笑貌。
2.畏縮貌;拘束貌。
3.狹窄貌。
1.舊時專管商稅的機構。
1.度量和才干。
1.指匣子。
1.約束﹑收斂。
〈書〉器量;氣度。
1.官署的僚屬。
1.謂蜷伏不得出行。
原指參加下棋的人,泛指參與其事的人此事非~不得而知。也說局中人。
1.徘徊思慮。
1.舊時用以召喚妓女的字條。
1.狹隘,狹窄。
2.窘迫,不自然。
1.狹隘。
1.付給侍宴妓女的錢。
1.卑躬屈膝,惶悚不安。
1.屈曲。
1.蜷曲不伸貌。
1.拘牽;拘束。
1.艱于行步,舉步維艱。
1.猶職責,職務。
1.廁身于,身處于。
(政治、軍事等)一個時期內的發展情況~平穩 ㄧ~越來越嚴重。
1.謂謹守。
1.官署。
1.窘迫拘束。
1.局促,不舒展。
1.指官衙之主事者。
1.徘徊不前。
1.局縮,蜷縮。
1.猶狹隘委瑣。
1.猶狹小。
2.畏縮。
3.退縮;蜷縮。
1.猶猥瑣。
1.陳規,俗套。
1.偏舉一足。
1.格局體制。
1.惶懼不安貌。
1.窘迫無路。
1.《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陸德明釋文"局本又作局。"后即以"局天蹐地"形容惶懼不安貌。
2.指窘迫無路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