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指在某一方面有特殊勢力的個人或集團。
2.
名詞
管道或機器中調節和控制流體的流量、壓力和流動方向的裝置,種類很多,如氣閥、水閥、油閥等。也叫閥門。[英valve]。
3.
名詞
封建時代指有權勢的家庭、家族。
1.
功績。參見“閥閲”。
1.出自《新唐書·李自良傳》〔李自良〕從袁傪討賊袁晁,積閥至試殿中監,事浙東薛兼訓節度府。
2.出自《桑懌傳》京師樞密吏謂曰:“與我銀,為君致合職?!睉唬骸坝觅T得官,非我欲,況貧無銀,有固不可也。”吏怒,匿其閥。
3.出自《明史·宋晟等傳贊》雖策勛之日,未即剖符,而各以積閥受封。
2.
仕宦人家自序功狀而樹立在門外左邊的柱子。
1.出自《玉篇·門部》在左曰閥,在右曰閱。
2.出自《通董提舉楷啟》閥冠云霄,樓高湖海。
3.
仕宦門第;名門巨室。
1.出自《送文暢師北游》詩薦紳秉筆徒,聲譽耀前閥。
2.出自《新唐書·柳玭傳》東都仁和里裴尚書寬子孫眾盛,實為名閥。
3.出自《幽夢續影》惟蘭為絕代美人,生長名閥,耽於詞畫。
4.
指在某一方面有支配勢力的人物或家族。
1.出自如: 軍閥、財閥、黨閥。
2.出自《清平樂?蔣桂戰爭》風云突變,軍閥重開戰。
5.
[英valve]通稱活門。也稱閥門、凡爾。管道、泵或其他機器中調節和控制流體的流量、壓力和流動方向的裝置。種類很多,如氣閥、水閥、油閥等。
1.炎熱的太陽。
1.郁熱潮濕。
1.傳說中的火山。
1.火焰向上;火向上燃燒。
2.指火。
3.指漢之火德。
1.火神。借指南方。
1.神話傳說中的熱石。
1.指南方的樹木。
1.灼熱。
1.酷熱。
1.趙宋自稱以火德王,故稱炎宋。
1.烈炬。
2.炎帝和燧人氏的并稱。
1.炎帝神農氏與帝堯的并稱。
1.形容熱氣上升。
1.指因火德而興的帝業。
1.指西南邊遠地區。
2.泛指南方。
1.酷熱的威勢。
2.比喻權勢。
1.暑氣。
1.指熾烈的日光。
2.比喻高熱。
3.比喻君恩。
1.指紅塵的喧擾。
1.指漢王朝的國祚。
1.炎帝神農氏與黃帝軒轅氏的并稱。
1.炎熱。
1.泛指南方山崖。
1.炎熱的煙氣。
1.灼熱貌。
2.火光猛烈貌。
3.色彩光艷貌。
4.氣勢興盛貌;向上貌。
5.權勢煊赫貌。 6.指功勛卓著。
1.形容權勢煊赫。
1.熾盛貌。
1.火焰。
2.比喻熱烈的情緒。
1.烈日。
1.火勢熾猛;熾烈的火焰。
1.火勢熾烈。比喻軍容威武。
1.泛指南方炎熱之地。
1.泛指南方邊遠地區。
1.猶夏雨。
1.指太陽。
2.指漢王朝的國祚。
1.悶熱。
1.炎熱。
1.暑月。
1.紅色的云。
1.五行家稱以火德而興的帝業之運。舊指劉漢﹑趙宋等皇朝。
1.旱災。
1.南方濕熱致病的瘴氣。
1.亦作"炎焌"。
2.暑熱熏蒸。
3.指炎熱地區。
1.指漢朝。
1.病痛癥狀?;继幇l炎腫痛。
1.《楚辭.遠游》"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后因以"炎州"泛指南方廣大地區。
1.神話中的南海炎熱島嶼。
2.泛指南方炎熱地區。
1.炎熱的白天。
1.指太陽。
1.火燒。
2.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