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嘆詞
〈書〉文言嘆詞,表示允諾或許可。
2.
名詞
(Yú)姓。
1.
“兪”的新字形。
2.
答應(yīng);允許。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上》上猶謙讓而未俞也。
2.出自《全義縣復(fù)北門記》詢於群吏,吏葉厥謀;上於大府,大府以俞。邑人便焉。
3.出自《祭歐陽少師文》年始六十,懇辭冕黻,連章累歲,乃俞所乞。
4.出自《野獲編·禁衛(wèi)·世錦衣掌衛(wèi)印》上以二臣先人忠孝表著,特俞兵部之請。
3.
報答;答謝。
1.出自《漢書·禮樂志》星留俞,塞隕光,照紫幄,珠熉黃。
4.
安定。參見“俞然”。
1.出自《呂氏春秋·知分》古圣人不以感私傷神,俞然而以待耳。
5.
通“踰”。越過;超過。
1.出自《史記·蒙恬列傳》若知賢而俞弗立,則是不忠而惑主也。
6.
通“渝”。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巴、俞、宋、蔡,淮南《于遮》,文成顛歌,族舉遞奏,金鼓迭起,鏗槍鐺?,洞心駭耳。
7.
通“愉”。參見“俞俞”。
1.出自《莊子·天道》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
2.出自《高士傳·姜岐贊》子平幼孤,俞俞守道。
3.出自《后湖》詩人人儻自為,我亦不庀徒,下俚得聞之,各各相俞俞。
4.出自《廣雅》云喜也。又音喻。
8.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俞氏,古有俞跗,善醫(yī)。漢有司徒掾俞連……望出漢東河間。
9.
表示感慨。
1.出自《晉書·夏侯湛傳》俞!予聞之,周之有至德,有婦人焉。
10.
表示應(yīng)答和首肯,猶是、對。
1.出自《書·堯典》帝曰:“俞,予聞,如何?”
2.出自《漢書·揚雄傳下》揚子曰:“俞。若夫閎言崇議,幽微之涂,蓋難與覽者同也。”
3.出自《后漢書·桓榮傳》帝曰:“俞,往,女諧。”
4.出自《魏博節(jié)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帝曰:“俞哉!維汝忠孝。”
1.橫越天空。
1.或橫或斜。多以狀梅竹之類花木枝條及其影子。
2.代指橫斜之物。
行動蠻橫;倚仗勢力做壞事~不法丨~無忌。
1.謂不守法紀,放肆妄為。
1.《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樊噲曰'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噲柰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后以"橫行將"指輕敵的將領(lǐng)。
1.螃蟹的戲稱。
1.謂做事違反常道,行為不軌。
1.見"橫行直撞"。
1.盤旋,回旋。
1.猶特選。謂未經(jīng)選試而拜官。
1.橫向延伸。
1.意外降臨的災(zāi)禍。
1.意外地早死。
1.橫系腰間。
2.指帶劍。
3.猶攔腰。
1.漢時將軍稱號之一。謂能橫行廣野。東漢王常曾拜橫野大將軍。
1.指袈裟。
1.恣意議論。
2.物議,非難。
1.見"橫失"。
1.縱橫奔放。
1.縱橫奔放,不受拘束。
2.謂層出不窮。
3.猶旁出,旁行。
1.肆意,隨心。
①(江河等)泛濫江河~。②(才華等)充分顯露才思~。
1.暢飲。
1.恣意擾亂。
1.不測的憂患。
1.指笛子。玉,玉笛。
1.山勢挺秀貌。
2.橫向越過。
1.橫于云間。形容高。
2.橫浮于天空的云。
3.唐代婦女眉型之一。
1.意外的災(zāi)禍。
1.見"橫禍飛災(zāi)"。
1.謂慘遭。
1.任意捏造。
1.契丹語。宗室中之最貴者。
1.見"橫攔豎擋"。
1.謂勇猛挫敗敵人。
2.橫死。
1.形容婦女懶惰。
1.指縫紉之事。
1.橫排成陣勢。
2.橫排的陣勢。
強征捐稅,搜刮人民財富。
1.同"橫征暴賦"。
1.(橫今讀héng)謂濫收捐稅,徭役嚴酷。
1.猶彌漫。
1.暴政。
1.佛家語。旁支,不是傳衣缽的嫡系。
2.謂無端,無緣無故。
3.比喻是非。
4.梅花的一種。
1.旁出,額外。
2.局外人,不相干的人。
3.謂無端,無緣無故。
4.比喻是非。
1.縱橫交織。
1.廣泛控制。
1.竹竿橫置。
2.指橫笛。笛以竹制而橫吹,故稱。
1.指橫流之水。
1.高舉奮飛。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