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貨幣;錢幣;錢財。
2.
名詞
貨物,商品。
3.
名詞
〈口〉指稱對方或別人(罵人的話,前邊必有定語)。
4.
動詞
〈書〉出賣。
5.
(Huò)姓。
1.
“化”的今字。
2.
貨物,商品。
1.出自《易·系辭下》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上》通財鬻貨曰商。
3.出自《祭袁太監文》蠻墟海聚,獄無濫辭,峨峨邛僰,貨走京師。
4.出自《四世同堂》鋪中只有那么一些貨,越賣越少。
3.
錢幣。
1.出自《周禮·秋官·職金》掌受士之金罰,貨罰,入于司兵。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下》百姓憒亂,其貨不行,民私以五銖錢市買。
3.出自《隋書·食貨志》交廣之域,全以金銀為貨。
4.
賄賂,買通。
1.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晉侯使醫衍鴆衛侯,寧俞貨醫,使薄其鴆,不死。
2.出自《顏氏家訓·治家》梁孝元世有中書舍人,治家失度而過嚴刻,妻妾遂共貨刺客伺醉而殺之。
3.出自《涑水記聞》法司竭其家貲入京師,欲貨大理吏求間息耗。
4.出自《玉堂叢語·銓選》越閩胥人革役者,貨縣胥,竄名吏籍中上部,往往冒官去。
5.
指給報酬。
1.出自《零陵郡復乳穴記》徒吾役而不吾貨也,吾是以病而給焉。
6.
賣;出售。
1.出自《后漢書·延篤傳》時皇子有疾,下郡縣出珍藥,而大將軍梁冀遣客赍書詣京兆,并貨牛黃。篤發書收客,曰:“大將軍椒房外家,而皇子有疾,必應陳進醫方,豈當使客千里求利乎?”
2.出自《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既鍛以火,赴市貨之,得上金之價。
3.出自《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這個正是學成文武藝,合當貨與帝王家。
4.出自《聊齋志異·晚霞》端貨其珠,有賈胡出貲百萬,家由此巨富。
7.
購買。
1.出自《說郛》公恐其貨酒不治藥,親為治之。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乃是久慣大客商,江行防盜,假意貨苧麻,暗藏在捆內,瞞人眼目的。
3.出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以家無園圃,不能自植;貨于市者,俱叢雜無致。
8.
對人的貶稱(多為詈語和玩笑語)。
1.出自《金瓶梅詞話》沒羞的貨,丫頭跟前也調個謊兒。
2.出自《儒林外史》他是個不中用的貨,又不會種田,又不會作生意。
3.出自《山洪》他那個猴子轉劫的貨,眨眨眼睛就是一個法,曉的他葫蘆里裝的什么藥!
9.
財物,金錢珠玉布帛的總稱。
1.出自《書·洪范》一曰食,二曰貨。
2.出自《文心雕龍·程器》丁儀貪婪以乞貨,路粹哺啜而無恥。
3.出自《遼史·食貨志》食莫大於谷,貨莫大於錢。
1.方言。打光棍。
1.為某種事務而在外奔走。
1.舊時一種迷信,幾個人扮了鬼卒,開了花臉,拿著鋼叉,往各處奔跑,算是驅逐野鬼的意思。
1.指參加賽跑時穿的輕便皮鞋。鞋底窄而薄,前掌裝有釘子。是釘鞋的一種。
2.方言。指帆布面膠底淺幫的輕便鞋。是球鞋的一種。
1.外出采訪新聞。
1.遞送信件。
1.方言。指為妓女拉客。
1.比喻說話離開正題或思想不受約束,漫無邊際。
1.戲曲演員表演在長途上行走時,圍著舞臺中心快步繞圈子。
1.指精神失去控制的癥狀。
2.謂精神失去控制。
1.商店派人到外邊討取賒欠拖宕的款項。
1.方言。播種。
1.民間娛樂活動之一種。扮演者騎在竹馬上,表演出馬或走或奔等各種動作。
1.行走;走路。
2.逃走;走掉。
3.走動。
1.指借故稱病長期不上班,或小病大養。
蔬菜的腌制品。蔬菜洗凈晾干后裝入陶壇內,加淡鹽水及其他配料如紅糖、辣椒、花椒、白酒(或黃酒)等,密封浸泡一段時間后,經乳酸發酵制成。質地鮮嫩,清脆爽口。以四川泡菜最為著名。
1.宋﹑元﹑明人喝茶,往往把干果﹑蜜餞等沏在茶里,叫做泡茶◇稱以開水沖茶。
1.卵細胞。
1.古代一種燈具。
1.加水重煮的或用開水泡成的比較稀的米飯。
1.花名。
1.謂虛幻。
1.運輸部門稱體積大而重量輕的貨物。如空鐵桶﹑泡沫塑料等。
蟲膠清漆”的俗稱。見蟲膠清漆”(1135頁)。
1.見"泡立水"。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之一。指在同一原子中,沒有運動狀態完全相同的電子存在。該原理闡明每個軌道只能容納2個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由于每個電子層可能有的軌道數為n2,所以,各電子層最多可容納的電子總數為2n2個。由物理學家泡利提出,故名。
1.詈詞。稱粗心大意的人。
1.故意糾纏,拖延時間。
1.謂聚集在液體中的氣泡。亦用來比喻人事的空虛或幻想。
2.分散在固體中的氣泡。參見"泡沫塑料"。
因股票、房地產等投機狂熱引起的經濟虛假繁榮現象。表現為市場存在普遍的投機行為,股票、房地產交易活躍,價格迅速上漲;但由于缺乏長期生產性投資,生產停滯,實際經濟水平提高不多;行市一旦暴跌,表面繁榮即會破滅。
內部具有很多微小氣孔的塑料。用機械法(在進行機械攪拌的同時通入空氣或二氧化碳使其發泡)或化學法(加入發泡劑)制得。分閉孔型和開孔型兩類。閉孔型中的氣孔互相隔離,有漂浮性;開孔型中的氣孔互相連通,無漂浮性。可用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氨基甲酸酯等樹脂制成。可作絕熱和隔音材料,用途很廣。
1.指鼓起的球狀體。
2.謂無聊地消磨時間。
1.一種棉織物。組織雖是平紋,但布面凹凸起伏。
1.盛貌。
1.方言。落空。
1.猶言泡蘑菇。
1.釘的一種。釘帽鼓起如水泡,故稱。也叫泡釘。
①佛教用以比喻事物的虛幻不實,生滅無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②今多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生意失敗,他的發財夢想終成泡影。
1.魚名。
1.用中草藥原料制成藥物的過程。
2.(照老辦法)辦事;(依樣)制作。
1.指鴉片煙泡。
2.指質薄形圓中空的東西。
1.元代開鑿的通惠河的一段,兩岸多高槐垂柳,位于北京市崇文門內東城角。久已湮沒。
1.皮膚表面出現的黃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皰﹐常成片出現﹐大小不定﹐里面充滿液體。天花﹑水痘等都有這種癥狀。
2.皮膚病。病原體是一種病毒﹐多發生在上唇部或顏面部﹐癥狀是局部先發癢﹐然后出現水泡狀的隆起﹐內含透明的液體﹐有微痛﹐一兩周后結痂自愈。
1.形容急走時的腳步聲。
1.謂當面譏諷﹑奚落別人。搶,搶白。
1.指杯中之酒。浮,浮蟻,指酒。
1.占卜用具。卜時以兩蚌殼投空擲地,觀其俯仰,以斷休咎◇亦用竹或木,削如蛤形,中分為二代之。
1.同"柸珓"。
1.同"柸珓"。
1.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