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捉住;擒住。
2.
動詞
得到,取得。
3.
動詞
收割農作物。
4.
副詞
〈書〉能夠做到。
1.
亦作“耯”。亦作“劐”。
2.
收成,收獲。
1.出自《國語·吳語》以歲之不獲也,無有誅焉。
2.出自《棄婦詩》晚獲為良實,愿君且安寧。
3.
獵得;獵捕。
1.出自《易·巽》田獲三品,有功也。
2.出自《易林·未濟之師》狡兔躍躍,良犬逐咋。雄雌爰爰,為鷹所獲。
3.出自《奏彈曹景宗》指蹤非擬,獲獸何勤。
4.出自《郁離子·天地之盜》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與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類也,其為人獲而寢處其皮也,何足怪哉!
5.出自《論內地雜居與商務關系》野兔始獲,走狗已烹;飛鳥未盡,良弓遂藏。
4.
俘獲。
1.出自《易·離》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丑,無咎。
2.出自《荀子·強國》子伐將而伐蔡,克蔡,獲蔡侯。
3.出自《漢書·王莽傳中》宗人田單廣設奇謀,獲殺燕將,復定齊國。
5.
捕拿;逮捕。
1.出自《與張監(jiān)書》茍有盜,亦不容不獲也。
2.出自《儒林外史》這位王道尊卻是了不得,而今朝廷捕獲得他甚緊。
3.出自《庸盦筆記·史料一·裕靖節(jié)公殉難》步云正法,而裕公亦獲優(yōu)恤。
6.
得到;取得。
1.出自《易·明夷》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
2.出自《顏氏家訓·名實》勸其立名,則獲其實。
3.出自《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請托者登高第,納賄者獲科名。
4.出自《庸庵筆記·史料一·裕靖節(jié)公殉難》步云正法,而裕公亦獲優(yōu)恤。
5.出自《文匯報》胡曉平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的消息,曾使音樂界的朋友們感到振奮。
7.
得到信任。
1.出自《左傳·昭公元年》針懼選,楚公子不獲,是以皆來,亦唯命。
2.出自《國語·晉語四》天以命矣,復於壽星,必獲諸侯。
3.出自《孟子·離婁上》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
8.
指獵獲物;捕獲物。
1.出自《墨子·大取》意獲也,乃意禽也。
2.出自《呂氏春秋·貴當》狗良則數得獸矣,田獵之獲常過人矣。
3.出自《郁離子·虞孚》卒歲,虎不能有獲。
9.
遭受;招致。
1.出自《國語·晉語五》范武子退自朝,曰:“燮乎,吾聞之,干人之怒,必獲毒焉?!?/p>
2.出自《抱樸子·廣譬》般旋之儀,見憎於裸踞之鄉(xiāng);繩墨之匠,獲忌於曲木之肆。
3.出自《燕將錄》燕以趙為障,雖怨趙,必不殘趙,不必為備。一且示趙不敢抗燕,二且使燕獲疑天子。
4.出自《墳·文化偏至論》當舊教盛時,威力絕世,學者有見……毅然表白於眾者,每每獲囚戮之禍。
10.
得以;能夠。
1.出自《書·咸有一德》匹夫匹婦,不獲自盡。
2.出自《賢良詔》今朕獲奉宗廟,夙興以求,夜寐以思。
3.出自《河南府同官記》愈自陽山移江陵法曹參軍,獲事河東公。
4.出自《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臣年十六,未獲結縭。
5.出自《復劉古愚山長書》﹝啟超﹞行年十七,始獲捧手於南海康先生之門,略聞古今治法及中外變故。
11.
誤。
1.出自《逸周書·寶典》淺薄間瞞,其謀乃獲。
2.出自《淮南子·兵略訓》音氣不戾八風,詘伸不獲五度。
12.
玷污;被辱。
1.出自《哀時命》務光自投于深淵兮,不獲世之塵垢。
2.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3.
古代對奴婢的賤稱。
1.出自《墨子·大取》慮獲之利,非慮臧之利也。而愛臧之愛人也,乃愛獲之愛人也。
2.出自《寓簡》﹝鄧氏女﹞入籠中……時時坐臥其間,雖父母乳獲,皆莫曉其意。
3.出自《言行龜鑒》汲公甚懼,遽撤兩獲。
14.
指奴婢之子。
1.出自《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且夫臧獲婢妾,由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
2.出自《莊子·駢拇》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
15.
射中目標。特指古射禮中射中鵠的。
1.出自《詩·秦風·駟??》公曰:“左之!”舍拔則獲。
2.出自《儀禮·鄉(xiāng)射禮》獲者坐而獲。
16.
古代射禮中唱獲時用以計數的一種器具。
1.出自《儀禮·鄉(xiāng)射禮》釋獲者遂進取賢獲,執(zhí)以升自西階。
17.
旋花科植物。葍的別名。
1.出自《齊民要術·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產者》《夏統(tǒng)別傳》注:“獲,葍也;一名甘獲,正圓,赤,粗似橘?!?/p>
18.
通“矱”。法度;規(guī)則。
1.出自《詩·小雅·楚茨》禮儀卒度,笑語卒獲。
2.出自《管子·宙合》成功之術,必有巨獲。
19.
通“穫”。收割莊稼。
1.出自《荀子·富國》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一歲而再獲之。
2.出自《易林·無妄之訟》不耕而獲,家食不給。
3.出自《贈丁儀》詩黍稷委疇隴,農夫安所獲!
20.
通“嚄”。叫喚。
1.出自《文選·宋玉〈風賦〉》啖??嗽獲,死生不卒。
21.
古代水名。在今安徽省蒙城縣與江蘇省徐州市間。
1.出自《漢書·地理志下》﹝梁國﹞蒙: 獲水首受甾獲渠,東北至彭城入泗。
2.出自《水經注·汳水》獲水自蒙東山,水南有漢故繹幕令匡碑……獲水又東逕長樂固北,巳氏縣南,東南流逕于蒙澤。
22.
失意貌。參見“隕穫”。
1.出自《禮記·儒行》儒有不隕獲於貧賤,不充詘於富貴。
2.出自《集韻·入鐸》隕獲,困迫失志貌。通作“獲”。
23.
恢廓貌。參見“獲落”。
1.出自《鶴瓢》詩壺公本解飛騰術,丁令寧為獲落材。
24.
泛指刈割、砍伐。參見“穫薪”。
1.出自《潮州祭神文》稻既穗矣而雨,不得熟以獲也。
25.
收割莊稼。
1.出自《書·金縢》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
26.
指獲勝,俘獲敵眾和繳獲戰(zhàn)利品。
1.出自《左傳·襄公十一年》宋向戌侵鄭,大獲。
2.出自《前普州刺史康公預撰神道碑》由是乘勝討逐,越大小漫天,累戰(zhàn)皆獲。
27.
泛指獲得之物。
1.出自《書·說命下》學于古訓,乃有獲。
2.出自《復志賦》昔余之約吾心兮,誰無施,而有獲。
28.
通“穫”。收獲的谷物之類。
1.出自《鹽鐵論·本議》農人納其獲,女工效其功。
2.出自《郁離子·虞孚》其年乃大旱,連三歲,計其獲則償所歉而贏焉。
1.舊時在碉樓近雉堞處四圍用磚鑲成的凸出部分。仰視狀如線,故名。
1.用古磚改制或用土燒制而成的硯臺。
1.燒磚的窯。
1.調和。
1.專心致志。
1.專擅兵權。顓,通"專"。
1.獨占寵愛。顓,通"專"。
1.善良淳樸。
1.專為一身稱頌之辭。顓,通"專"。
1.即顓頊歷。
1.拘謹篤實。
1.亦作"顓■"。
2.獨自決斷。顓,通"專"。
1.顓,通"專"。謂任使節(jié)時獨自隨機應答。
2.顓,通"專"。指能獨自隨機應答的使者。
1.專自在房侍寢。謂妻妾獨得寵愛。顓,通"專"。
2.指獨得寵愛的妻妾。顓,通"專"。
1.猶固執(zhí)。顓,通"專"。
2.猶專一。顓,通"專"。
1.把持國政。顓,通"專"。
1.專擅違逆。顓,通"專"。
1.固執(zhí)己見。顓,通"專"。
2.擅自獨斷。顓,通"專"。
1.謂自成一家之學。顓,通"專"。
2.專家。指在學術﹑技藝等方面有研究的人。顓,通"專"。
1.決斷;專斷。顓,通"專"。
1.謂專固君寵而擅權。顓,通"專"。
1.諄諄告誡。
1.誠懇。
1.誠懇真摯。
1.虛擬的人名?!肚f子.天地》﹕"諄芒將東之大壑﹐適遇苑風于東海之濱。"成玄英疏﹕"諄芒﹑苑風﹐皆寓言也。莊生寄此二人,明于大道﹐故假為賓主﹐相值海涯。"一說霧氣。陸德明釋文﹕"李云﹕望之諄諄﹐察之芒芒﹐故曰諄芒。一云﹕姓名也?;蛟譬s霧氣也。"
1.忠厚樸實。
1.真誠﹑懇切。
1.誠懇﹑殷勤。
1.再三懇請。
1.誠懇貌。
1.再三告誡使牢記不忘。
1.懇切相托。
1.懇切相問。
1.懇切而詳細。
1.懇切而詳盡。
1.反復開導使通曉。
1.諄諄告諭。太平天國后期﹐諸王所出文告﹐除洪仁玕外﹐多用之。
1.誠懇真摯。
1.諄諄囑咐。
①反覆教導諄諄告戒|諄諄不倦。②遲鈍昏亂的樣子年未盈五十,而諄諄焉如八、九十者。
1.懇切耐心地教誨﹐不知疲倦。
1.懇切耐心地教誨勸告。
1.見"諄諄告戒"。
1.見"諄諄告戒"。
懇切耐心,講求方法地誘導、告戒作為一名教師,她對學生總是諄諄善誘。
1.謂聚集在一起低聲議論。
1.表示可以肯定或保證。
①預先安排或謀劃準備上課|準備衣服|作了充分準備。②想我準備提出申請。
指較劇烈運動前所做的一系列身體練習。旨在使身體各器官系統(tǒng)預先得到適當活動,為逐步提高運動強度和做各種運動動作作準備,以預防傷害事故。內容有走跑練習、基本體操、韻律操、武術操、游戲以及各種專門性練習。
1.衡量,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