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物質中存在的一種能,可利用它來使電燈發(fā)光、機械轉動等。有電荷存在和電荷變化的現(xiàn)象。有正電和負電,兩種電相接觸,可產生光和熱。
2.
名詞
閃電,陰雨天氣空中云層放電的現(xiàn)象。
3.
動詞
觸電。人或動物接觸電流而受電流擊打。
4.
名詞
電報、電傳等。
5.
動詞
打電報。
6.
名詞
(Diàn)姓。
1.
閃電。
1.出自《詩·小雅·十月之交》爗爗震電,不寧不令。
2.出自《文心雕龍·檄移》震雷始於曜電,出師先乎威聲。
3.出自《送窮文》駕塵??風,與電爭先。
4.出自《屈原》啊,電!你這宇宙中最犀利的劍呀!
2.
光耀。
1.出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義和團有功于中國說》今雖敗師逐北,濺血橫尸,然其“勇”之一字,未嘗不轟全球人之耳,電全球人之目也。
3.
形容迅疾;快速。參見“電掃”。
1.出自《窮魚賦》鳧趨雀躍,風馳電往。
4.
舊時請人明察的敬辭。參見“電察”。
1.出自《酌中志·憂危竑議前紀》仰乞圣鑒電察,則士衡之罪,自有不容於死者矣。
2.出自《福惠全書·蒞任·詳文贅說》伏乞憲臺俯垂電察。
5.
有電荷存在和電荷變化的現(xiàn)象。電是一種很重要的能源,廣泛用于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等各方面。
1.出自《水電城風貌》大壩竣工了,安裝了多臺水渦輪發(fā)電機組,攔了洪,發(fā)了電,電流四方,光照萬里,給祖國添上了一顆明珠。
6.
使觸電。
1.出自《雷雨》剛才我聽說花園藤蘿架上的舊電線落下來了……叫他趕快收拾一下,不要電了人。
2.出自《魚的神話》我們捕魚船要捕某種魚時……只要把電流送到多少米的深處,就能電了我們所需要的那種魚。
7.
電報電話的省稱。
1.出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蒙古起義清方檔案·黃懋澄致內閣電》頃據庫倫楊管帶電稱:庫獨立,兩營拔回。
2.出自《銅墻鐵壁》葛專員來電叫盡力動員大路以北的群眾來疏散糧食。
3.出自《駱駝祥子》你把大門鎖好,搬到書房去睡,那里有電話。你會打電?
1.作梗入寇。
1.忍淚,含淚。
1.剛正磊落。
1.多刺的林叢。
1.荊棘草莽。
1.抗命。
1.猶礙眼。
1.阻塞。
1.耿直寡合。
1.強橫兇暴。亦指強橫兇暴的人。
1.梗直而激烈。
①阻塞。②局部動脈堵塞,血流停止。
1.見"梗澀"。
組織因缺血而壞死。多發(fā)生于心、腎、肺、腦等器官。
1.強橫而輕慢。
1.頑固。
1.謂十分頑固,無法感化。
1.亦作"梗崄"。
2.猶險阻。
1.見"梗險"。
1.率直粗魯。
1.謂持反對意見。
2.指反對的意見。
1.淤塞。
同‘耿直’。
1.植物的枝或莖。
1.舊時專事玩弄圈套,騙取錢財的流氓團伙。
1.淪陷。
形容徹底地翻檢、搜查。也說翻箱倒篋(qiè)。
1.見"翻箱倒篋"。
1.形容徹底地翻尋搜檢。
1.翻飛,飛翔。
1.翻檢。
①把舊的東西拆了重做(多指衣服)。②從舊的變化出新的手法~ㄧ花樣~。
1.傳說能使人死而復生﹑夭而又壽的一種稻子。
把舊的房屋、道路等拆除后就原有規(guī)模重建。
1.屋宇前檐突起向上翻的部分。
1.《宋書.符瑞志下》"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時右衛(wèi)將軍謝莊下殿,雪集衣。還白,上以為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詩。"后因用為典實。
2.形容白浪翻滾。
3.泛出白色。
1.謂對人的態(tài)度突然變壞。
1.變換花樣。
1.增加一培。
1.改移,變更。
1.謂事后改變主意。
2.猶翻案。
3.異議。
4.指各行其道。
①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也指方言與民族共同語、方言與方言、古代語與現(xiàn)代語之間一種用另一種表達);把代表語言文字的符號或數碼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外國小說ㄧ把密碼~出來。②做翻譯工作的人他當過三年~。
1.專司翻譯的官員。
1.猶推演。
1.謂變換文意。
1.宋代越界銷售茶葉的額外捐稅。
照原樣重印書刊、圖畫等(多指不是原出版者重?。┌鏅嗨校鼐?。
(云、水等)上下滾動;翻騰波濤~◇熱血~ㄧ思緒~。
1.嘈雜,聲音紛亂。
1.即反切。見清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孫炎始為翻語》。
2.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