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已耕的田地。
2.
形容詞
〈書〉種類;類別。
1.
已耕作的田地。
1.出自《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2.出自《呂氏春秋·慎大》農不去疇,商不變肆。
3.出自《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王公神道碑銘》風雨順易,粳稻盈疇。
2.
特指種麻的田。
1.出自《禮記·月令》〔季夏之月〕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可以糞田疇。
2.出自《國語·周語下》田疇荒蕪,資用乏匱。
3.出自《說苑·辨物》疇也者何也?所以為麻也。
3.
田間的分界。
1.出自《文選·左思〈蜀都賦〉》其園則有蒟蒻、茱萸、瓜疇、芋區。
2.出自《文選·左思〈魏都賦〉》均田畫疇,蕃廬錯列。
4.
培土。
1.出自《淮南子·倜真》今夫樹木者,灌以瀿水,疇以肥壤。
5.
齊等;使相等。參見“疇騎”。
1.出自《漢書·宣帝紀》〔霍光〕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復其后世,疇其爵邑,世世毋有所與。
2.出自《漢書·王莽傳上》莽有定國安漢家之大功,宜賜號曰安漢公,益戶,疇爵邑。
3.出自《后漢書·祭遵傳》生則寵以殊禮,奏事不名,入門不趨。死則疇其爵邑,世無絕嗣。
6.
種類;同類。后作“儔”。
1.出自《書·洪范》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
2.出自《戰國策·齊策三》夫物各有疇,今髡賢者之疇也。
3.出自《荀子·勸學》草木疇生,禽獸群焉。
4.出自《漢書·韓信傳》信亡楚歸漢……坐法當斬,其疇十三人皆已斬。
5.出自《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咬咬黃鳥,顧疇弄音。
7.
誰。
1.出自《書·說命上》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疇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2.出自《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罔若淑而不昌,疇逆失而能存?
3.出自《九日寄岑參》詩安得誅云師,疇能補天漏?
4.出自《送劉使君》詩君懷孰可語?予過疇能規?
8.
謂世代相傳。參見“疇人”、“疇官”。
1.出自《史記·歷書》幽厲之后,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
2.出自《集賢院賀太陽不虧表并答制》彼日而蝕,詩人所丑,應虧不變,轉異為臧,未知天意降休,將或疇人未洽?
3.出自《清史稿·時憲志一》西人湯若望,與徐光啟共譯新法者也,以四十二事證西人之密,中術之疏,疇人子弟翕然信之。
4.出自《史記·龜策列傳褚少孫論》至高祖時,因秦太卜官……孝文、孝景因襲掌故,未遑講試,雖父子疇官,世世相傳,其精微深妙,多所遺失。
9.
猶曩。以往;從前。參見“疇日”、“疇年”。
1.出自《唐語林·補遺一》巡(張巡)與潮(令狐潮)書曰:“仆誠下材,亦天下一男子耳。今遇明君圣主,疇則屈腰,逢豺狼犬羊,今須展志?!?/p>
10.
通“籌”?;I劃。
1.出自《荀子·正論》故至賢疇四海,湯武是也。
2.出自《文心雕龍·議對》議惟疇政,名實相課。
11.
通“醻”“酬”。酬報;酬謝。
1.出自《漢書·張敞傳》臣聞公子季友有功於魯,大夫趙衰有功於晉,大夫田完有功於齊,皆疇其庸,延及子孫。
2.出自《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公孫淵〕內傲帝命,外通南國,乘桴滄流,交疇貨賄。
3.出自《樂府詩集·雜歌謠辭三·束晰歌》束先生,通神明,請天三日甘雨零。我黍以育,我稷以生。何以疇之,報束長生。
4.出自《節度使加宣徽制》用是疇其展采之勞,寵以宣猷之號。
12.
古國名。
1.出自《國語·周語中》昔摯疇之國也由大任。
13.
姓。春秋時越國有大夫疇無馀。見《左傳·哀公十三年》。
14.
指良田。
1.出自《漢書·蕭望之傳》若管晏而休,則下走將歸延陵,之皋,修農圃之疇。
2.出自《后漢書·安帝紀》詔三輔……太原各修理舊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疇。
佛教指高僧盤膝端坐著死去成仙的尸解,成佛的坐化|二人活到九十多歲,得道坐化。
1.因念,因而想到。
2.坐于懷中。用柳下惠事。
1.春秋魯國柳下惠夜宿城門,遇一無家女子,恐其凍傷,而使坐于己懷,以衣裹之,竟宿而無淫亂行為。見《荀子.大略》及《詩.小雅.巷伯》毛傳◇因以"坐懷不亂"形容男子正派,雖與女子同處而無惑亂。
1.明代內府尚膳監的執事人員。掌御膳及宮內食事﹑筵宴等。
2.方言。居住。
1.比喻在家門口依仗自己的勢力擺威風的人。
1.未出嫁的女子。
1.謂披甲待敵。
2.置設警衛。
1.坐商。
1.頃刻,登時。
2.座席之中。
1.在國子監讀書。
1.猶言眼看著,徒然看著。
1.統治天下;執掌政權。
1.見"坐不垂堂"。
1.被關在屋里反省;坐牢。
1.見"坐井觀天"。
坐在井里看天。比喻眼界狹小,所見不廣坐井觀天而天小,不是天真的小|我常把解放前的自己比作一個坐井觀天的人。
1.見"坐井觀天"。
1.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短淺的人。語出《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1.靜坐修持。
1.供人坐的用具。
2.佛教語。梵語(尼師檀)的意譯。亦稱"隨衣坐"。僧人用來護衣﹑護身﹑護床席臥具的布巾。見《四分律》卷十九。
1.猶行看,旋見。形容時間短暫。
2.謂旁觀而無行動。
1.謂御前講經。清制,皇帝典學,入書房御炕,師傅則于炕前設椅,坐而教之,故稱。
1.謂入科班學戲。
1.謂不戰而勝。
1.座上的客人。
2.謂留客入席。
1.謂因上級考核。
①據守在一個地方而找不到出路我們長期坐困在這里,總不是個辦法。②包圍使之陷于困境敵人圍而不攻,分明是采取坐困的戰術。
1.亦作"坐蠟"。遇到為難的事;陷入尷尬的境地。
2.坐夏。
1.見"坐臘"。
1.猶本來;向來。
2.猶適才;正當。
3.移時;頃刻。
1.關在監獄里。
1.因過失而受牽連;受牽連。
1.亦作"坐冷板櫈"。
2.比喻不被重視或受到冷遇。常指擔任待遇較差的閑職。
3.比喻久等接見或長期候差。
4.比喻商店沒生意,或產品沒有銷路。
1.見"坐冷板凳"。
1.方言。坐牢。
1.即反沖力,后坐力。與沖力的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槍彈﹑炮彈射出時即產生坐力。
1.坐著站著都不安生。形容心緒不寧,憂慮煩躁。
1.清代官兵由原蝕月發給的固定糧餉。
1.清代戶部倉場衙門特設的官署。駐通州,掌管漕糧驗收﹑水陸運輸及通濟庫銀出納和北運河的疏浚工程。
1.排列而坐。形容無斗志。
2.謂坐在店鋪內。
1.猶言致使;空使。
1.幼年子弟因父兄犯法被牽連而治罪。
1.坐而議論。
2.唐五代之制,宰相上殿議事,賜茶命坐,謂之坐論。至宋初,此制廢。參閱宋錢惟演《金坡遺事》。
1.方言。作難,不好過。
①山川、田地或建筑物等的位置所在這座廟坐落在半山腰里|我們學校坐落在鸛山腳下。②坐到座位上他走到右邊的一把椅子上坐落下來。
1.供騎坐的馬匹。
2.古代官吏出行時前導的騎從。
3.坐馬衣。
1.兩腿分開下蹲的姿勢。
1.古代一種套在外面的無袖戎衣。因便于騎射,故名。
1.見"坐馬"。
1.犯欺騙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