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無阻礙;不停滯。
2.
形容詞
痛快,盡情地。
3.
名詞
(Chàng)姓。
4.
形容詞
舒適;爽快。
1.
通暢;通達。
1.出自《文心雕龍·才略》張華短章,奕奕清暢。
2.出自《易·坤》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
3.出自《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許晏、許普應答如流,理明詞暢。
2.
舒展;表達。
1.出自《文選·宋玉〈神女賦〉》交希恩疏,不可盡暢。
2.出自《淮南子·人間訓》故交畫不暢,連環不解。
3.出自《舊唐書·崔仁師傳》仁師以運夫逃走不奏,坐免官。既不得志,遂作《體命賦》以暢其情,辭多不載。
3.
舒暢;歡快。
1.出自《游爛柯山》詩悠然暢心目,萬慮一時消。
2.出自《儒林外史》又重九相近,我們何不相約作一個登高會,就此便奉餞虞老先生,又可暢聚一日。
3.出自《女神·輟了課的第一點鐘里》我在這海岸上跑去跑來,我真快暢!
4.
旺盛。參見“暢茂”。
1.出自《論衡·道虛》案草木之生,動搖者傷而不暢。
5.
充;充實。參見“暢月”。
1.出自《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地氣沮泄,是謂發天地之房,諸蟄必死,民必疫疾,又隨以喪,命之曰暢月。
2.出自《陸君妻顧氏墓志銘》乾隆甲午暢月,郡文學光祖陸君來山中。
6.
長。與“短”相對。參見“暢轂”。
1.出自《詩·秦風·小戎》文茵暢轂,駕我騏馵。
2.出自《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暢轂埋轔轔之轍,??旍卷悠悠之旆。
3.出自《訊甿》予聞隴西公暢轂之止方逾月矣。
7.
盡情;盡興。參見“暢敘”、“暢飲”。
1.出自《青衫淚》暢開懷,都似你朦朧酒戒,那醉鄉侯安在哉?
2.出自《四三集·寒假的一天》你要宣傳,回家來對我宣傳好了。有什么說的盡說個暢,我總之豎起耳朵聽你的。
8.
副詞。表示程度。相當于“甚”、“極”。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青衫忒離俗,裁得暢可體。
2.出自《西廂記》暢懊惱!響鐺鐺云板敲。
3.出自《桃花人面》一路行來,正是不暖不寒天氣,半村半郭人家,暢好風景也呵!
9.
琴曲名。
1.出自《文選·枚乘〈七發〉》使師堂操《暢》,伯子牙為之歌。
2.出自《風俗通·聲音·琴》其道行和樂而作者,命其曲曰《暢》。暢者,言其道之美暢。
10.
通“鬯”。郁金香草。亦指用它攙和黑黍釀造的香酒,古代多用以祭祀。參見“暢臼”。
1.出自《大戴禮記·夏小正》暢也者,終歲之用祭也
2.出自《論衡·恢國》成王之時,越常獻雉,倭人貢暢。
11.
通“觴”。斟酒自飲。
1.出自《史記·刺客列傳》嚴仲子至門請,數反,然后具酒自暢聶政母前。
12.
姓。漢有暢曾;唐有暢璀。參閱《通志·氏族五》。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暢氏,陳留風俗傳有暢氏,不詳所出。齊有暢惠明撰論語義十卷。宋暢適、暢彥雄登科,并河中人;暢鉤,河南人。
1.舊指都城里豪奢輕狂的貴家子弟。
1.長桌。
2.科舉時公布縣考等第名次的長榜。
1.滋長傲氣。
報告文學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餓鄉紀程》續篇。收雜感、散記、小品、游記、讀書錄、散文詩四十六篇。記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時的見聞,描繪了十月革命勝利初期蘇俄社會生活中新的生機,介紹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動,并記錄了自己的思想演變過程。
雙子葉植物,豆科。一年生草本。莖蔓生或直立。三出復葉。花黃或淡灰色。莢果無毛,種子橢圓或長橢圓形,一般為赤色。原產于亞洲,中國栽培較廣。種子富含淀粉、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等,可作糧食和副食品,并可供藥用。莖、葉可作飼料或綠肥。
1.尺牘。赤,通"尺"。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2.尺牘。赤,通"尺"。指書信。
1.火紅貌。
1.舊指十月革命后的俄國。
1.見"赤蟻"。
1.指漢朝的厄運『為火德,火色赤,故稱。
1.指南方。
2.紅方塊。
1.古代星(歲星)歲(太歲,亦稱歲陰﹑太陰)紀年法所用名稱。謂太歲在丑﹑歲星在寅的年份為"赤奮若"。
2.天神名。
1.天赤而有大風,古代以為兵災之兆。
2.南風。
3.中醫名詞。指火氣或熱邪。
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京通、葉赤兩鐵路交會境內。以市東北有赭色孤峰得名。1947年始設市。人口1031萬(1995年)。是內蒙古東部的重要城市,為附近糧食、牲畜、毛皮和藥材集散地。
1.傳說中的神鳥。
2.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所通宮奴名。舊題漢伶玄《趙飛燕外傳》"后所通宮奴燕赤鳳者,雄捷能超觀閣,兼通昭儀。"后常以喻指情夫。
3.樂曲名。即《赤鳳皇來》。
1.見"赤鳳凰"。
1.漢代歌曲名。
1.亦作"赤鳳皇"。
2.指情夫;情郎。
3.樂曲名。即《赤鳳皇來》曲。
1.見"赤鳳皇來"。
1.唐代地名。
1."赤伏符"的簡稱。
1.新莽末年讖緯家所造符箓,謂劉秀上應天命,當繼漢統為帝◇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
1.赤色蔽膝。為大夫以上所服。
1.即赤芾。
2.即赤綬。
1.即赤芾。
1.赤芾。
1.赤芾。
2.赤紱。
1."赤伏符"的簡稱。
2.漢朝的符命『為火德,火色赤,故稱。
3.舊指驅邪的符箓,因用朱砂書寫,故稱。
4.赤石脂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一.五色石脂》。
1.唐宋稱京師和陪都所在的州或重要的大州,亦指該州的官吏。
1.傳說中的仙人。
1.比喻太陽。
1.光禿的枝干。
1.何首烏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何首烏》。
1.菠菜的別名。因根紅而稱。
1.猶赤繩。
1.謂股里無毛。
1.赤骨立。比喻空無所有。
1.見"赤骨立"。
1.見"赤骨立"。
1.赤膊,光著身子。
1.見"赤骨立"。
1.紅光。
2.裸露。
3.空盡無物,光禿禿。
1.空無所有。
2.指身上一絲不掛。
1.不務正業的流氓。
1.古代傳說中食鬼之神。
1.傳說中南方的海。
1.極其貧窮﹑賽微。
1.指漢朝。五行家認為漢以火德王,火色赤,故稱。
1.指赤汗馬所流的赤色汗水。
1.即汗血馬『武帝時伐大宛得千里馬,其馬汗出如血,后因以"赤汗馬"泛指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