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比綢子粗厚的紡織品,用蠶絲或人造絲為經(jīng)、棉線為緯織成。
1.謂寫新詞供歌者歌唱。
1.亦作"拋卻"。
2.丟棄。
1.投擲。
1.丟棄散落。
1.丟棄,舍棄。
1.拋開,撇下。
1.揚聲作態(tài)。
1.謂故意提高嗓門。
1.謂嬌聲嬌氣,賣弄風騷。
1.方言。詈詞。謂在外游蕩。
1.安置在拋車上擲擊敵人的石塊。
1.大量賣出。
1.公布的數(shù)目。
具有初速度的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在空氣阻力可忽略的情況下,拋體運動可看成沿初速度方向、以初速大小為速度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其運動軌跡為直線(豎直上、下拋運動)或二次曲線(平拋、斜拋運動)。
1.亦作"拋垛"。
2.相傳古有擊壤,以拋擲磚塊為戲。宋時寒食有擲磚塊之俗◇世易瓦石為銅錢,遂變游戲為賭博。見清西厓《談征.事部.拋堶》。
1.雜技之一。兩手上下拋接多個彈丸不使落地。
1.故意顯弄文才。
反射面與拋物面的反射鏡。將發(fā)光點放在拋物面鏡的主焦點上,光線經(jīng)鏡面反射后都平行于主軸射出。追光燈、探照燈內(nèi)都有一拋物面鏡,使光源位于其焦點就能得到定向照明的平行光束。反之,平行于主軸的入射光經(jīng)拋物面鏡反射后都將會聚在焦點上。如微波通信接收天線采用拋物面結(jié)構(gòu),使微弱信號會聚并加強。
由拋物面反射器和位于其焦點處的饋源組成的面狀天線。由饋源發(fā)出的球面電磁波經(jīng)拋物面反射后,成方向性很強的平面波束向空間輻射。結(jié)構(gòu)簡單,方向性強,工作頻帶寬。廣泛用于微波段。
1.離開家鄉(xiāng)故土。
1.拋棄。
1.契丹族的一種祭祀禮俗。
1.投;扔。
2.丟棄;棄置。
1.拋棄不管。
1.見"拋磚引玉"。
1.猶扣除。
①金屬切削機床,用來加工金屬材料的平面和各種直線的成型面。②刨子上的木制部分。
1.喻追究底細。
1.見"刨根問底"。
1.追究底細。
刨木料時刨下來的薄片,多呈卷狀。
1.用桐木刨花浸泡而稍帶粘性的水。舊時婦女常用以梳理頭發(fā),使之光潔柔潤。
1.方言。砍柴。
1.用爪扒土覓食。
1.喻追究底細。
1.在刨床上用刨刀加工工件的方法。
1.舊時制作煙絲的作坊。
1.方言。整治。
刮平木料用的手工工具。
1.喻挖除老根。
1.亦作"咆■"。亦作"咆哱"。
2.發(fā)怒貌。
1.吼叫。
1.猶憤怒。
1.見"咆勃"。
指南緯35°~65°海域內(nèi)的穩(wěn)定而強勁的西風。該海域范圍內(nèi)陸地很少,大多是海洋,等壓線近似緯向排列,平直而密集,因而西風穩(wěn)定而強勁。加上海域內(nèi)溫帶氣旋較多,常有暴風雨,風強浪高,昔日航海者都視為畏途。南緯40°附近風力很強,故又有咆哮四十度”之稱。
1.見"咆烋"。
1.亦作"咆咻"。
2.大聲叫囂。形容人的桀驁不馴。
3.形容勇猛豪邁。
1.吼叫跳躍。
1.廚房。
2.引申為肴饌。
3.指廚工。
也作代庖”。在廚房里代做廚師的事。比喻代做他人分內(nèi)的事庖代無助于工作的開展。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