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亗”的今字。亦作“嵗”。“
2.
歲星。即木星。參見“歲星”。
1.出自《說文·止部》歲,木星也。越歷二十八宿,宣遍陰陽,十二月一次。
2.出自《國語·周語下》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
3.出自《石闕銘》歲次天紀,月旅太簇。
4.出自《臣事實辨下》李西平屯渭橋,熒惑守歲,久之乃退,賓佐皆賀,以為星家之福。
5.出自《日知錄·歲星》慕容超之亡,歲在齊。
3.
年,一年為一歲。
1.出自《爾雅·釋天》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2.出自《書·堯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3.出自《論衡·難歲》積分為日,累日為月,連月為時,紀時為歲,歲則日、月、時之類也。
4.出自《送區冊序》愈待罪於斯,且半歲矣。
4.
指年年,每年。
1.出自《荀子·正論》日祭,月祀,時享,歲貢。
2.出自《漢書·溝洫志》今瀕河十郡治堤,歲費且萬萬。
3.出自《前苦寒行》秦城老翁荊揚客,慣習炎蒸歲??绤。
4.出自《乞制置三司條例》諸路上供,歲有定額。
5.出自《明史·太祖紀二》二月壬寅,定郊社宗廟禮,歲必親祀以為常。
5.
光陰;年月。
1.出自《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2.出自《楚辭·九辯》歲忽忽而遒盡兮,老冉冉而愈弛。
3.出自《遣春》詩莫倚顏似花,君看歲如水。
6.
一年之始,新年。
1.出自《春雪映早梅》詩先期迎獻歲,更伴占茲辰。
2.出自《鬼影》他們到了這一年的盡頭,好容易費盡手腳,賺了一點血汗錢,正想趁了火輪,趕回家去度歲。
7.
表示年齡的單位。
1.出自《詩·魯頌·??宮》萬有千歲,眉壽無有害。
2.出自《莊子·盜跖》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3.出自《論衡·實知》夫項托年七歲教孔子。案七歲未入小學,而教孔子,性自知也。
4.出自《朗州員外司戶薛君妻崔氏墓志》〔崔氏〕三歲知讓,五歲知戒,七歲能女事。
5.出自《儒林外史》我今年已八十二歲了,眼睛該花了。
6.出自《上任》胖胖的,四十多歲,重眉毛,黃凈子。
8.
年歲,年齡。
1.出自《楚辭·九歌·山鬼》歲既晏兮,孰華予?
2.出自《入關詠馬》歲老豈能充上駟?力微當自慎前程。
3.出自《寄袁香亭》詩同歲書生盡白頭,異時江國共登樓。
9.
量詞。表示年齡的單位。
1.出自《詩·魯頌·??宮》萬有千歲,眉壽無有害。
2.出自《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10.
年景,一年的農業收獲。
1.出自《左傳·昭公三十二年》閔閔焉如農夫之望歲。
2.出自《南海神廟碑》明年,其時公又固往不懈,益虔,歲仍大和。
3.出自《夫人陳氏墓志銘》其后頻死喪,歲惡,田且盡,猶力課其子學不怠。
4.出自《雙槐歲鈔·太宰上壽》《閑居述懷》詩云:“……松楸入望山逾麗,禾黍連云歲又豐。”
11.
祭名。
1.出自《殷墟書契后編》癸酉卜,行貞,王(王賓)父丁歲,三牛。
2.出自《書·洛誥》戊辰,王(成王)在新邑,蒸祭歲,文王??牛一,武王??牛一。
3.出自《墨子·明鬼下》歲於社者考,以延年壽。
4.出自《甲骨文字研究·釋歲》祭名曰歲者,殆因歲舉行一次而然。
12.
通“劌”。
1.出自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九地》投之無所往者,諸歲之勇也。
1.久違,闊別。
1.猶離群。
1.離散;分離。
〈書〉分離;不在一起(舊時書信用語)~數載。
1.聚散;離合。
1.猶淹留。
1.相抵觸,不一致。
2.分離。
1.遠隔。
1.《易.睽》"上九睽孤,見豕負涂,載鬼一車"。睽,同"暌"。謂《易.睽》上九"載鬼一車"的爻辭◇用為典故。
1.阻隔;分離。
1.指德高望重的長者。
〈書〉魁梧身材~。
1.高大雄壯。
1.北斗星七星中首尾兩星的合稱。
2.《淮南子.天文訓》"斗杓為小歲。"高誘注"斗第一星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杓。"故魁杓亦指北斗七星。
1.喻朝政大權。
1.廣博,博大。
1.指北斗星的運行度次。
1.首領。
1.猶虺雙。疲病貌。
1.頭目與黨羽。
1.大斗。
2.魁星。舊亦指主管文運的神。
1.大盜。
1.高貌。
2.獸名。舊時迷信,謂此獸可辟邪。
1.高大壯偉。
1.高大肥壯。
1.大墓。
1.小丘。
1.指北斗星的斗魁﹑天岡二星。陰陽家謂每年十月,北斗魁星之氣在戌,是為魁岡,不利修造。
1.魁岡。
1.見"魁岡"。
1.指斗魁與天罡二星。
1.猶高閣。
1.蚶的別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魁蛤》"﹝魁蛤﹞﹐魁者﹐羹斗之名﹐蛤形肖之故也。"一說為車螯。
1.猶魁秀。
1.猶怪誕。
1.橫行而占上風。
1.指北斗七星的第一星和第五星。
1.形容器宇不凡,氣量宏大。
1.高而廣大貌。
1.見"魁奇"。
1.猶狀元。科舉考試進士第一名。
1.科舉制鄉試或會試中以第一名被錄取。
1.魁偉健壯。
1.高大雄健。
2.猶杰出。
3.指杰出的人﹐為首的人。
1.指首領人物。
2.指出眾的人。
1.指科舉制鄉試中式的第一名。唐制,進士由鄉而貢曰解;明清鄉試稱解試,故中式的舉人第一名稱魁解,又稱解元。
1.見"魁梧"。
1.不同一般,杰出。
1.指杰出人物。
1.剛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