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量詞
古代以三十年為一世。
2.
名詞
人的一輩子;一生。
3.
名詞
一輩一輩相傳的。
4.
名詞
有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人相傳而成的輩分。
5.
名詞
指從先輩起就有交往、友誼的。
6.
名詞
一個時代。
7.
名詞
世界;社會。
8.
名詞
人世間的。
9.
名詞
(Shì)姓。
1.
亦作“丗”。亦作“卋”。
2.
父子相承為世。因以指一代。
1.出自《周禮·秋官·大行人》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2.出自《禮記·大傳》四世而緦,服之窮也;五世袒免,殺同姓也;六世親屬竭矣。
3.出自《新唐書·文藝傳上·袁朗》自滂至朗凡十二世,其間位司徒、司空者四世。
4.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景城西偏,有數(shù)荒蒙,將平矣,小時過之,老仆施祥指曰:“是即周某子孫以一善延三世者也。”
3.
一生;一輩子。
1.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不可以當吾世而失諸侯,必伐鄭。
2.出自《龍川別志》終質(zhì)之世,太后、少主皆無恙。
3.出自《西游記》悟空,你是那世修來的緣?
4.出自《家》只求你下一世依舊不離開我。
4.
世代;累代。
1.出自《漢紀·武帝紀五》二年春正月戊申,丞相石慶薨。慶即奮之小子,世以淳厚為行。
2.出自《顏氏家訓·止足》汝家書生門戶,世無富貴。
3.出自《唐故監(jiān)察御史衛(wèi)府君墓志銘》家世習儒學詞章。昆弟三人,俱傳父祖業(yè)。
5.
朝代。
1.出自《詩·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2.出自《后漢書·逸民傳·陳留父老》桓帝世,黨錮事起,守外黃令陳留張升去官歸鄉(xiāng)里。
3.出自《文心雕龍·詮賦》秦世不文,頗有雜賦。
4.出自《少室山房筆叢·甲部·經(jīng)籍會通一》歷朝墳籍,畜聚之多,亡如隋世。
6.
時代。
1.出自《法言·問道》鴻荒之世,圣人惡之,是以法始乎伏犧而成乎堯。
2.出自《文心雕龍·正緯》世歷二漢,朱紫騰沸。
3.出自《茶香室叢鈔·先進於禮樂蘇子瞻說》孔子之世,其諸侯卿大夫視先王之禮樂,猶方圓冰炭之不相入。
7.
歲;年。
1.出自《禮記·曲禮下》去國三世。
2.出自《晏子春秋·雜下二六》以世之不足也,免粟之食飽。
3.出自《漢書·食貨志上》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
8.
天下;世間。
1.出自《左傳·成公十二年》世之治也,諸侯間於天子之事,則相朝也。
2.出自《雜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3.出自《西湖佳話·葛嶺仙跡》得此,則黃白有種,無借於世矣。
4.出自《四世同堂》假若,他想,牛教授出了院而不肯就職,日本人便白費了心機,而牛教授的清白也就可以大昭于世。
9.
世俗。
1.出自《易·乾》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
2.出自《老翁井》詩改顏易服與世同,無使世人知有翁。
3.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按世稱龍能致雨,而宋儒謂雨為天地之氣,不由於龍。
10.
后嗣;后人。
1.出自《書·呂刑》遏絕苗民,無世在下。
2.出自《漢書·張湯傳》光由是賢千秋,以禹為不材,嘆曰:“霍氏世衰,張氏興矣。”
3.出自《大人先生傳》李牧功而身死,伯宗忠而世絕。
4.出自《明史·壽王佑搘傳》正德元年以岐王世絕,改就岐邸於德安。
11.
家世。
1.出自《書·泰誓上》罪人以族,官人以世。
2.出自《荀子·君子》以族論罪,以世舉賢,雖欲無亂,得乎哉!
3.出自《漢書·敘傳》陵不引決,忝世滅姓。
12.
繼承。
1.出自《穀梁傳·僖公五年》天子世子世天下也。
2.出自《漢書·賈誼傳》賈嘉最好學,世其家。
3.出自《思軒詩序》君之大父水部君,當太宗時,實通判是州。今六十余年,而君來世其官。
4.出自《甕牖余談·英國才女法克斯》祖父皆以詩禮世其家。
13.
生長。
1.出自《逸周書·本典》帝鄉(xiāng)在地,曰本,本生萬物,曰世。
2.出自《列子·天瑞》損盈成虧,隨世隨死。
14.
副詞。猶從,終。
1.出自《柳毅傳書》是則是海藏龍宮曾共逐,世不曾似水如魚。
2.出自《合同文字》這搭兒里重完聚,一家兒世不分居。
3.出自《忍字記》你端的便不疲乏世不害心嘈。
15.
漢京房《易》學術(shù)語。指世爻。參見“世爻”。
1.出自《京氏易傳·小畜》初九元士居世。
16.
通“大”。
1.出自《易·乾》善世而不伐者,德博而化。
2.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jīng)·前道》身載于前,主上用之,長利國家社稷,世利萬夫百生(姓)
17.
姓。周有世碩,見《論衡·本性》。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世氏,戰(zhàn)國時有秦大夫世鈞,漢有九江尉世寵。
2.出自《論衡?本性》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
18.
副詞。既然,已經(jīng)。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賢不是九伯與風魔,世言了怎改抹?
2.出自《青衫淚》小子世來你家,大姐不要說閑話。
3.出自《西廂記》世有、便休、罷手,大恩人怎做敵頭?
19.
三十年。
1.出自《論語·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出自《歸田園居》詩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3.出自《癸辛雜識別集·必世后仁》子曰:“必世而后仁。”蓋言天下大亂,人失其性,兇惡不可告詔。三十年后,此輩老死殆盡,后生可教而漸成美俗也。
1.如雪的波濤。
1.亦作"霜蹏"。
2.即馬蹄。語本《莊子.馬蹄》﹕"馬蹄可以踐霜雪。"
1.見"霜蹄"。
1.深秋的天空。
2.深秋天氣。
1.寒冬時樹木的枝條。
2.竹管。
3.方言。冰棍兒。
1.披垂的白發(fā)。
1.肅穆的殿廷。
1.日月光照下的庭院。
2.秋天的庭院。
1.即梧桐。梧桐皮白﹐故稱。
1.白兔。
2.指用兔毫制成的筆。
1.霜夜的擊柝聲。
1.覆霜的屋瓦。
1.潔白精致的細絹。
2.借指潔白精致的細絹制品。
1.指晩秋。
1.寒霜肅殺的威力。
2.嚴威。
1.白色的紋理。
1.寒鴉。
1.指磧鹵之地。
1.指寒夜。
1.亦作"霜溪"。
2.寒溪﹐清冷的溪流。
1.劍匣。語本《西京雜記》卷一﹕"高祖斬白蛇劍﹐劍上有七采珠﹑九華玉以為飾。雜廁五色琉璃為劍匣。劍在室中﹐光景猶照于外﹐與挺劍不殊。十二年一加磨瑩﹐刃上常若霜雪。開匣拔鞘﹐輒有風氣﹐光彩射人。"
1.指秈米。其色雪白如霜﹐故稱。
1.潔白明亮貌。
1.指御史臺。
2.借指執(zhí)法嚴刻峻厲。
1.霜和霰。
2.喻惡勢力。
3.喻嚴峻的刑法。
1.白綾。亦指畫在白色綾子上的真容。
1.霜晨。有霜的早晨。
1.即竹。
1.像霜一樣皎潔明亮。
1.經(jīng)霜的薤。指白薤。
1.結(jié)霜時節(jié)的蟹。霜后的螃蟹肥美﹐故稱。
1.堅貞不移的志節(jié)。多指婦女不更二夫﹑臣子不事二主之志。
1.霜期來臨的消息。
2.霜期。
1.謂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勞苦。
1.剛磨礪的鋒利的刀。
1.指晩秋季節(jié)。
1.白棉絮。
1.即今之蔓菁菜。霜后味尤甘美﹐故稱。
1.霜和雪。
2.謂經(jīng)受霜雪。
3.喻高潔的情操。
4.喻指雪亮的劍光。
5.指寒光閃爍的刀劍。 6.喻指白發(fā)。 7.喻冷峻的面部表情。 8.喻陰冷的環(huán)境﹐嚴酷的遭遇。
1.即霜信。霜期來臨的消息。
1.即烏鴉。烏鴉兇猛貪殘﹐故稱。
1.潔白的牙齒。
1.峻峭的山崖。
2.蓋上白雪的山崖。
1.見"霜煙"。
1.潔白秀美。
1.亦作"霜艷"。
2.霜濃。
3.明潔貌。
1.秋雁。
1.秋天的原野。
1.經(jīng)霜的葉子。
2.特指經(jīng)霜變紅的楓葉。
1.結(jié)霜的夜晩﹔寒夜。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