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镾”。
2.
遍;滿。
1.出自《楚辭·大招》茝蘭桂樹,郁彌路兮。
2.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乎離宮別館,彌山跨谷。
3.出自《井岡山巡禮》詩陽光彌六合,紅星萬古丹。
4.出自《周禮·春官·大祝》國有大故天災,彌祀社稷禱祠。
3.
廣。
1.出自《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結根彌於華岱,直指高於九疑。
4.
終極。
1.出自《詩·大雅·卷阿》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
2.出自《文選·王粲〈登樓賦〉》北彌陶牧,西接昭丘。
3.出自《東方兵事紀略》倭彌不允,乃拒送蔭桓等長崎,始罷議旋滬。
5.
彌封;彌補。參見“彌封”、“彌縫”。
1.出自《舊五代史·晉書·吳巒傳》其子殺人,以重賂償之,其事方解,尋為州吏所恐,又悉財以彌其口。
2.出自《齊東野語·王魁傳》御試舉人,設初考官先定等第,復彌之,以送覆考再定。
3.出自《籌洋芻議》恐商利之未饒也,則酌撥漕糧而彌其闕乏。
4.出自《二心集·〈進化和退化〉小引》此書首尾的各兩篇,即由新蘭麻克主義立論,可以窺見大概,略彌缺憾的。
6.
久遠;久經。
1.出自《楚辭·招魂》容態好比,順彌代些。
2.出自《逸周書·謚法》彌,久也。
3.出自《胡栗賦》彌霜雪而不凋兮,當春夏而滋榮。
7.
益;更加。
1.出自《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2.出自《論衡·書解》德彌盛者文彌縟,德彌彰者人(文)彌明。
3.出自《詠織婦》弄機行掩淚,彌令織素遲。
4.出自《權書·六國》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5.出自《太平天國·天情道理書》鞠躬盡萃心彌固,鞅掌劬勞志益專。
6.出自《書信集·致蔣抑卮》形不吊影,彌覺無聊。
8.
姓。春秋衛有彌子瑕。參閱《通志·氏族三》。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彌氏,姬姓。史記衛公孫彌牟,彌牟孫子瑕。以王父字為氏。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