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交互財物;買賣。
2.
副詞
冒冒失失或輕率的樣子(疊)。
3.
名詞
(Mào)姓。
1.
交易,買賣。
1.出自《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2.出自《論衡·答佞》知力耕可以得谷,勉貿可以得貨,然而必盜竊,情欲不能禁者也。
3.出自《晉書·姚興載記上》﹝胡威曰﹞:“竊聞乃以臣等貿馬三千匹,羊三萬口,如所傳實者,是為棄人貴畜。”
4.出自《霏雪錄》貧人以楮鏹來貿藥,準病輕重,注善藥緘以畀之,而歸其直。
2.
變換;改變。
1.出自《文選·吳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箋〉》古今一撥,先后不貿。
2.出自《抱樸子·逸民》夫斥鷃不以蓬榛易云宵之表,王鮪不以幽岫貿滄海之曠。
3.出自《答晉安王書》炎涼始貿,觸興自高。
3.
交互;錯雜。
1.出自《〈史記集解〉序》而世之惑者,定彼從此,是非相貿,真偽舛雜。
2.出自《續高僧傳節要·譯經·唐京師釋玄奘》大業余歷,兵饑交貿。
3.出自《禮記別錄考》吉兇迷其條貫,經緯貿其本末。
4.
輕率地,不加考慮地。參見“貿然”。
1.出自《西學東漸記》若貿然提議予之教育計畫,似嫌冒昧。
2.出自《碎簪記》子若貿然他遁,此下下策,余不為子取也。
3.出自《鷓鴣六》柳岸不想貿然從事。
4.出自《謝昭文張相公箋》然勇於進而不能自視,度其性之與力堪否,貿然置行而不知止,既而翻然省其中昔之處而無愧者,今也愧日益加矣。
疲倦的臉色面帶~。
1.懶于講話。
1.喻困苦之極。語本《詩.周南.汝墳》"魴魚趙尾。"朱熹集傳"趙,赤也。魚勞則尾赤。魴尾本白,而今赤,則勞甚矣。"
1.倦于作聲,不再發出聲響。
1.倦于閱視的或疲倦的眼睛。
1.厭倦。
1.困乏疲倦的意態。
〈書〉游玩的興趣已盡~歸來。
1.懶于梳妝打扮。
1.亦作"倦■"。亦作"倦?"。
2.疲憊困頓。
1.倦勤。
1.即杯桊。
1.用力貌。
1.以木條為戶樞。形容居處簡陋,家境貧寒。
1.猶高傲。
1.偏急苛察。
1.潔身獨處。
1.即天竺。
1.偏急易怒。
1.偏急憤懣。
1.拘泥固執。
〈書〉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之士。
1.氣量狹窄而嚴厲。
1.偏急暴戾。
1.急躁浮淺。
2.氣量狹窄。
1.潔身自好的人。
1.偏急而狹隘。
1.耿直。
1.謂狷介之志。
1.古代絲織物的總稱。
1.泛指絲麻織物。
1.以柞蠶絲織成的平絹。
1.書畫之絹底。
1.絹制包袱。
1.宋代賦稅的一種。
1.平整光滑。
一種手工藝品,用各種顏色的絹仿制的花卉。也叫京花。
1.絹面的扇子。
用疵繭、廢絲和雙宮繭作為原料,經化學和機械加工所得短纖維紡制成的線。有桑蠶絹絲、柞蠶絹絲和蓖麻蠶絹絲等。光澤潤美,手感柔和,吸濕性好。多為雙股線,用于織制輕薄的絹絲紡等高級絲織品,或加工成縫紉絲線、刺繡絲線等。
1.未曾染色的白絹。
1.以絹作底的書帖。
1.方言。手帕。
1.卓異出眾。
2.俊逸超特。
1.亦作"雋材"。
2.才智出眾的人﹔出眾的才智。雋﹐通"俊"。
1.見"雋才"。
1.指駿馬。
1.杰出人物。
1.猶雋語。
1.優美爽利。
1.才德杰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