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把衣物放在太陽下面曬或放在通風透氣的地方使干。
2.
動詞
曬(東西)。
3.
動詞
冷落;不理睬。
4.
同“涼”(liàng)。
5.
名詞
(Liàng)姓。
6.
動詞
(北京話)擱置。
1.
置物于太陽下或通風處,使之干燥。
1.出自《城南柳》似這等風吹日晾,雪壓霜欺,知他幾時能勾脫生。
2.出自《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六月初六日,皇史宬古今通集庫曬晾。
3.出自《兒女英雄傳》原是一個碾糧食的碌碡,上面靠邊卻有個鑿通了的關眼兒,想是為拴拴牲口,再不插根桿兒晾晾衣裳用的。
4.出自《柳暗花明》這里所洗、所漿、所晾的土紗,都是一些試驗品。
2.
使涼爽;使溫度降低。
1.出自《秋胡戲妻》我這一會兒熱了也,脫下我這衣服來,我試晾一晾咱。
2.出自《兒女英雄傳》﹝公子﹞怔著瞅了半天,直等把那盆水晾得涼了也不曾洗。
3.
顯露,亮出。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功名也要丟快了,他還要來晾他的紅頂子。
4.
擱置;冷落。參見“晾臺”。
1.出自《暴風驟雨》這時他躺在炕上,光顧抽大煙,把一個老實巴腳的老田頭晾在一邊。
1.長毛。
2.形容歷時很久。
3.猶發毛。形容驚慌﹑害怕。
1.糙米。
2.未煮熟的米。
1.見"生米做成熟飯"。
1.比喻事已做成,不能改變。
1.如生的面貌;生動的面目。
2.新的境界或形式。
3.陌生。
1.猶寫生。
1.佛教語。依因緣和合而有,謂之"生";依因緣離散而無,謂之"滅"。
2.猶生死。
《詩·大雅》篇名。記敘周的始祖后稷的誕生及其經歷的磨難和播種五谷的事跡。詩中所寫后稷之母因腳踩天帝足跡而懷孕以及后稷被母親拋棄荒野時受牛羊、飛鳥庇護的故事,有著濃厚的神話色彩。
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體和其他物質組成的生物體所具有的特有現象。與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質形成自己的身體和繁殖后代,按照遺傳的特點生長、發育運動,在環境變化時常表現出適應環境的能力。
1.維持生命活動的能力;生存發展的能力。
1.比喻維持生存和發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2.指對生存的希望。
西方美學理論之一。德國叔本華所倡。從世界的本質即生命意志的哲學觀點出發,認為藝術和美的本質也是意志,是意志的直接而恰如其分的客體化。藝術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以觀審方式去掌握化作永恒理念的生命意志。
1.生身之母。舊時庶子對其親生母,出繼子對其本生母亦稱"生母"。
2.猶言催生婆。
1.?魚之俗稱。
1.活的樹木。
1.猶生壙。
1.身內。
1.矯捷的猿猴。
1.出生;出生以來。
2.年歲。
3.活著的時候。
1.產生禍害。
1.活的枝條。亦用以指生存的希望。
1.同"生獰"。
1.兇猛;兇惡。
1.猶言硬弄成。
1.猶只怕,唯恐。
1.舊時妓院對新來嫖客的隱稱。
1.舊俗于除夕焚燒木柴竹葉以祭祀祖先﹑神靈,謂之生盆,又稱籸盆。
1.活活烹死。
1.陶﹑瓷土﹑耐火材料等經加工﹑成形﹑干燥但未燒成的半制品。
生疏;冷僻;不常見這是個生僻字。
1.勉強拼湊。
1.生物的品類。
1.指月未盛明時所發的光。
2.活人的魂魄。
1.活菩薩。喻容貌端麗。
1.年輕的妻子。
1.生日。
從漆樹樹干上收集來的液汁經濾去雜質而得的乳白色或灰黃色黏稠液體。主要成分為漆酚、漆酶、樹膠質等。具有耐久,耐酸,耐油性,粘著力強,漆膜堅硬,光澤好等優良特性,但不耐強堿及強氧化劑,毒性較大,干燥性差,黏度高而施工不便,常通過化學改性后使用。
1.精銳的騎兵。
1.形容富有朝氣和活力。
1.道教認為,從半夜至次日中午之氣為"生炁"。區別于從日中至半夜之"死炁"。炁,同"氣"。
1.生前所用的器具。
2.治生之具。
1.指死者還活著的時候。
1.生取;活捉。
1.天生巧慧。
1.同"生擒"。
1.活捉。
1.萌生愛憐之情。
2.猶言矯飾情態。
3.猶蓄意。
1.產生意趣。
2.生活情趣;樂趣。
3.佛教謂輪回轉生。
1.保全生命,全身。
1.夏布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