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伎倆”。技能;本領。
1.出自《人物志·流業》蓋人流之業,十有二焉……有伎倆。
2.出自《戰城南》詩邯鄲少年輩,個個有伎倆。
3.出自《述隱》曲愧無伎倆佐虞唐,墮落在兒曹細黨。
4.出自《論詩六絕句》一卷生吞杜老詩,圣人伎倆只如斯。
2.
見“伎倆”。手段,花招。
1.出自《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吞象心腸歹伎倆,谷中添秕屑,米內插粗糠。
2.出自《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大尹喝退高贊,喚尤辰上來,罵道:“弄假成真,以非為是,都是你弄出這個伎倆!”
3.出自《壺天錄》妖婦進資甚巨,而貪婪無厭,鬼蜮伎倆,愈出愈奇。
4.出自《倪煥之》什么曾祖手里傳下來的,什么舊契所載都圖一點不差,明明是一派胡說,敲詐的伎倆!
3.
見“伎倆”。猶言狡詐。
1.出自《金瓶梅詞話》我罵你句真伎倆,媚人狐黨,沖一片假心腸。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