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踐踏;踩。
2.
動詞
跳動。
3.
動詞
比喻依照、遵循。
1.
踩,踐踏。
1.出自《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2.出自《白馬篇》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2.
跳;頓足踏地。
1.出自《詩大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出自《韓碑》詩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畫臣能為。
3.出自如:手舞足蹈。
3.
踏上;投入。
1.出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於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
2.出自《明史·外國傳四·琉球》使者蹈風濤之險,小國苦供億之煩。
3.出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書》嗟乎!此不過貪些須之微利,致蹈無限之危機。
4.出自《國文教授之研究·讀法》但事物名稱多有不可分解者,不可強分致蹈支離之弊。
5.出自《虎符》他寧肯蹈東海而死。
4.
履行;遵循。
1.出自《法言·君子》非茍知之,亦允蹈之。
2.出自《典引》陛下仰監唐典,中述祖則,俯蹈宗軌。
3.出自《擬進士對御試策》循規矩,蹈繩墨,以求寡過。
5.
行走。
1.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一年》魯人之皋,數年不覺,使我高蹈。
6.
登上。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上》河靈矍踢,爪華蹈衰。
2.出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九》由哨南復西轉,或過山脊,或蹈嶺峽,屢上屢下,十里,為太平哨。
7.
乘,利用。參見“蹈隙”。
1.出自《聊齋志異·仇大娘》魏既見絕,嫉妒益深,恨無瑕之可蹈,乃引旗下逃人誣祿(仇祿)寄資。
2.出自《東方兵事紀略·議款》倭人正樂蹈是隙以渡兵朝鮮,爭我先著。
3.出自《大波》萬一趙季和與之勾結,使其乘我之瑕,蹈我之隙,則我四面皆敵,進退失踞。
8.
干犯。
1.出自《欽定軍次實錄》毋違煌煌圣訓,致蹈國法。
9.
變動不定。
1.出自《詩·小雅·菀柳》上帝甚蹈,無自昵焉。
2.出自《〈金元詩錄〉序》上帝甚蹈,下民孔哀。
1.謂意味深長﹐富有文采。
1.超人的武勇。
1.指才德杰出的人。
1.亦作"雋秀"。
2.優異出眾。
3.指優異出眾者。
4.清雅秀麗。
1.優美典雅。
1.才德特出之士。
1.鳥名。
1.見"雋異"。
1.亦作"雋逸"。
2.俊秀飄逸﹔超群拔俗。
3.才智俊秀不凡之士。
1.杰出人物。
1.猶良友。
雋永的話語~箴言。
1.猶美譽。
1.亦作"雋遠"。
2.猶深刻。
1.才智出眾的人。語本《禮記.王制》﹕"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鄉﹐升于學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
1.聰明睿智。
2.指聰明睿智者。
1.亦作"雋乿"。
2.才德超卓的人。雋﹐通"俊"。
3.指才德超卓。
1.優美雄健。
1.出眾的天資。
1.水回旋貌。
1.波瀾回曲貌。
1.垂愛;愛念。
2.家眷;眷屬。
1.眷顧錄用。
1.思慕憂傷的心情。
1.眷顧;寵愛。
1.寵賜;慰勞。
1.關注;垂念。
1.接待;愛重款待。
1.猶婚姻。
1.寵愛信任。
1.遺憾;后悔。
1.亦作"眷紅偎翠"。
2.形容對春色的依戀。
1.愛重;器重。
關懷;懷念圣主眷懷耆舊|眷懷故國,情不自挫。
1.寵賜。
1.眷愛倚重。
1.眷愛并嘉獎。
1.愛重款待;接待。
1.家屬。
〈書〉念念不忘;依戀不舍~之情。
1.女眷。
1.家屬。
1.眷愛并賞賜。
1.猶眷愛。
1.愛重禮遇。
1.愛念;寵愛。
1.亦作"瞔留"。
2.眷顧留戀;慰留。
1.亦作"瞔眄"。
2.眷戀;眷顧。
1.亦作"瞔邈"。
2.回顧遙遠之貌。
1.亦作"瞔命"。
2.垂愛并賦予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