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島”。
1.出自《漢書·田儋傳》橫(田橫)懼誅,而與其徒屬五百余人入海,居隝中。
2.出自《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阜陵別塢。
3.出自《元史·儒學傳一·金履祥》且備敘海舶所經,凡州郡縣邑下至巨洋別塢,難易遠近,歷歷可據以行。
1.交往聯系。
2.開通關禁。
3.謂筵席上某個人依次與在座的人豁拳喝酒。
4.中醫指疏通關竅。
1.指暗中托請勾通有權勢者。
1.中成藥名。由細辛﹑皂角制成。近代加入麝香﹑薄荷,可吹鼻,能取嚏開竅。適用于昏厥﹑牙關緊閉﹑痰涎壅塞,及中暑悶閉﹑昏迷等癥。
1.俗稱手紋與手指平行者為"通關手"。
1.一種藤蔓植物。中醫學上以藤莖入藥,性微寒﹑味苦,功能平喘止咳祛痰,主治慢性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
1.總的來看;全面地看。
1.謂通理各種政務,不專一職之官。
2.達官,顯官。
1.猶統轄。
1.通曉,貫通。
2.溝通,連接。
1.有光線通過。
2.即通光殿。
1.漢宮殿名。
1.猶通則。
1.通路;往來的大路。
1.古代兵制,十人共灶同炊,稱為"同火"◇泛指共同參加某種組織,從事某種活動者。
1.見"同伙"。
1.亦作"同覊"。
2.一同客居他鄉的人。南朝梁何遜有《望新月示同羈》詩。亦指一同羈留﹑停留。
1.見"同羈"。
1.同一年級。
2.同一級別。亦指同一級別的人。
1.同一法則;同一準則。
2.相同目標。
1.患同一疾病。
2.比喻遭遇相同者。
1.同一戶籍的人。指家人。
1.共同謀劃。
1.同舟渡水。
中國以理工為主,兼有管理、文科的多科性大學。創建于1907年,初名德文醫學堂,1908年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1927年改現名。設有經濟管理學院、建筑城市規劃學院、文法學院等以及建筑、橋梁工程等系。
1.謂同等堅固的鎧甲。
2.同齡。同齡者其出生之年的甲子必同,故稱。
1.同齡者的聚會。
1.共同輔助。
1.同心之交。
1.同樣的節度﹑規制。
1.同時勝利。
2.謂科舉考試同時中式。
又稱等值方程”、等價方程”。如果兩個方程的解集相等,則稱它們為同解方程”,或稱這兩個方程同解”。判定方程是否同解,與給定的數域有關。如在實數域內,方程(x-3)(x2+4)=0與x-3=0同解,而在復數域內它們就不同解。
1.同時畢命;同歸于盡。
1.同時前進;一同前進。
2.謂同求進取者。
1.科舉時代按照中式等第賜予的一種資歷稱號。宋代進士分五甲,第五甲為同進士出身。明清分三甲,第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
1.同試一經;同治一經。經,指儒家經典。
1.共一井田。
2.同飲一井水。謂鄰居。
①共同住在一處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老少三代同居一室。②指夫妻共同生活夫妻同居四十年沒有分開過。特指男女未經結婚而共同生活非法同居。
1.一同舉薦。
2.一同舉事。多指軍事行動。
1.相同的憤慨。
1.同一墓穴。
1.指同考官。明清鄉試﹑會試中協同主考﹑總裁閱卷的官員。因分房閱卷,故又稱房官。清制,鄉試自乾隆后從本省科甲出身的州縣官中選任,會試由各部選送科甲出身﹑資望素著者,由皇帝簡派,干嘉以后,例用翰林院編修﹑檢討及進士出身之實缺京曹官。
1.元代稱科舉考試時協同考試官工作的官員。相當于明清的副主考。
1.猶同等。
2.同一種類。
3.同罰;同等判處。
4.科舉時代稱同榜考中。
5.指同榜考中者。
1.同一法則,同一道理。
1.胃神名。
1.古代婚禮中,新夫婦共食一牲的儀式。
1.一同歡樂;一同娛樂。
1.單位﹑團體召開的慶祝會。因會上常有文娛節目演出,故稱。
1.指同姓。
2.同一種類。
3.指同一類人。如同僚﹑同輩﹑同行﹑同伙等。
1.謂物之同類者互相依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