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訑”。
2.
指言論虛妄夸誕,說大話。
1.出自《荀子·哀公》健,貪也;詌,亂也;口噸,誕也。
2.出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無誕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3.
大,程度、情勢等不同一般。參見“誕告”。
1.出自《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誕告萬方。
2.出自《睦州謝上表》初傳入道之言,則臣遽上封章,乞寢誕告。
3.出自《聊齋志異·絳妃》誕告芳鄰,學作蛾眉之陣;凡屬同氣,群興草木之兵。
4.
寬闊;長大。
1.出自《詩·邶風·旄丘》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
5.
虛妄;荒誕。
1.出自《國語·楚語上》是知天咫,安知民則,是言誕也。
2.出自《史記·孝武本紀》言神事,事如迂誕,積以歲乃可致。
3.出自《宗記序》學之者又疑其誕而未從也。
4.出自《聊齋志異·向杲》官以其事誕而無據,置不理焉。
6.
欺騙;欺詐。
1.出自《呂氏春秋·應言》秦王立帝,宜陽令許綰誕魏王,魏王將入秦。
2.出自《淮南子·說林訓》尾生之信,不如隨牛之誕。
3.出自《南亭筆記》主人疑其誕己。
7.
放肆;放縱。
1.出自《書·無逸》相小人,厥父母勤勞稼穡,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乃逸乃諺,既誕否則,侮厥父母。
2.出自《左傳·昭公元年》伯州犁曰:“子姑憂子晰之欲背誕也。”
8.
生育;出生。
1.出自《后漢書·襄楷傳》昔文王一妻,誕致十子。
2.出自《唐語林·夙慧》其母將誕之夕,夢人與秤,曰“持之秤量天下文士”。
3.出自《扶風傳信錄》時綠嬰誕方八月,已能言。
9.
泛指產生。
1.出自《晉書·皇甫謐傳》眾品仰化,誕制殊征。
2.出自《河清頌》龍門誕溜,積石傳津。
10.
生日。
1.出自《湖心泛月記》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為佛誕。
11.
信。
1.出自《廣雅·釋詁一》誕,信也。
2.出自《文選·陸云〈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皇皇帝祜,誕隆駿命。
12.
助詞。用于句首或句中,無實義。
1.出自《書·大誥》肆朕誕以爾東征。
2.出自《詩·大雅·生民》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置之平林,會伐平林。誕置之寒冰,鳥覆翼之。
3.出自《銅柱辭》誕今鑄柱庇黔黎,指畫風雷開五溪。
13.
傳說中的獸名。
1.出自《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荒中出訛獸,其狀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一名誕。
1.遵循。
1.《禮記.樂記》"作者之謂圣,述者之謂明。明圣者,述作之謂也。"述,傳承;作,創新◇用以指撰寫著作。
2.指著作,作品。
1.謂有所建樹以擺脫困境。
1.衰落絕滅。
1.衰老干枯。
1.衰弱困頓。
1.懶散。
生物體或生物體的一部分趨向自然死亡的現象。
1.衰老瘦弱。
1.老淚。
1.謂寵幸衰減而棄置。
1.衰敗漓薄。
1.猶衰弱。
1.衰敗陵夷。
1.老年;老年人。
1.衰弱多病。
1.衰敗鄙陋。
1.衰敗混亂。
①由強而弱;失去盛勢;沒落文教衰弱,風俗靡靡|《西方的衰落》。②無線通信中,接收端收到的信號出現時強時弱、甚至消失的現象。由于電波循不同路徑到達接收點的電波相位不一,同相位使振幅相加,反相位則振幅相減。在短波通信中,電波主要靠電離層反射來傳播,而電離層的高度、厚度和離子密度一直在變,故衰落現象特別明顯。
1.喪服,衰衣麻绖。
1.衰弱老邁。
1.枯草。
1.衰老;年老糊涂。
1.衰落的門戶。常作謙詞。
1.衰敗淫靡。
1.指居喪與做官的人。語出《論語.鄉黨》"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1.年老糊涂。
1.衰落微末。
1.見"衰暮"。
1.亦作"衰莫"。
2.遲暮。比喻晩年。
1.衰老之年。
1.亦作"衰薾"。
2.衰弱疲倦。
1.方言。敗家女。
1.衰弱怯懦。亦指衰弱怯懦的人。
1.枯萎的蓬草。
1.衰弱疲病。
1.老妻。
1.衰敗之氣。
1.衰減不足。嗛,通"歉"。
1.年老的雙親。
1.因衰老而變白的須髯。
1.古代喪服掩于裳際的衣襟。
1.盛衰,枯榮。
1.衰老冗廢。
①身體精力、機能等減退身體衰弱|神經衰落|心臟衰弱。②事物由強變弱敵人的攻勢已經衰弱。
1.亦作"衰?"。
2.衰落蕭索。
3.猶衰老。
4.頹廢失落。
1.指姿色衰減的女子。
1.減縮。
1.居喪所服衣裳。
1.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