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撣”。
2.
盡,竭盡。
1.出自《晏子春秋·問上十一》今君稅斂重,故民心離;市買悖,故商旅絕;玩好充,故家貨殫。
2.出自《代扶風主人答》詩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
3.出自《己亥雜詩》華年心力九分殫,淚漬蟫魚死不乾。
4.出自《集外集拾遺?贈畫師》風生白下千林暗,霧塞蒼天百卉殫。
3.
通“憚”。畏懼。
1.出自《西都賦》六師發逐,百獸駭殫。
2.出自《周祀宗廟歌·皇夏》敬殫如此,恭惟執燔。
4.
通“癉”。?。坏湣?/p>
1.出自《淮南子·覽冥訓》斬艾百姓,殫盡大半。
2.出自《潛夫論·忠貴》重賦殫民,以奉無功。
1.猶抽搐。
1.謂傳達政府的辭命。語本《谷梁傳.襄公十一年》"行人者,挈國之辭也。"范寧注"行人是傳國之辭命者。"
1.跟隨。
1.攜帶。
1.提攜扶助。
1.見"挈皋"。
1.挈壺氏或挈壺正的略稱。掌知漏刻。
2.懸壺。
1.猶恢復。
1.攜帶家眷。
1.攜帶家眷。
1.提取,收羅。
1.攜帶家室。
1.提起衣領。多比喻抓住要點。語本《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2.帶領。
1.挈衣之領,提網之綱。比喻抓住要領。
1.刻于木板上的法令。挈,通"契"。
1.古代尚書攜帶的紫色奱囊。
1.懸轡。古代表示停馬止息的標志。
1.見"挈缾"。
1.亦作"挈瓶"。
2.汲水用的小瓶。比喻才智淺小。
3.謂提瓶汲水。
1.急切貌。
1.自矜貌。挈,通"契"。
1.提攜,扶植。
2.攜帶;帶領。
1.提攜護持。
1.提攜;攜帶。
1.帶領引導。
1.古代有提梁的盛水器。
1.刻龜。上古測吉兇,多刻龜甲,灼卜取兆。
1.恰如其分;合乎情理。
1.心服。
1.稱心;滿意。
1.亦作"?快"。
2.滿足,稱心。
1.順心;合意。
1.猶融洽。
1.狹隘貌。
1.合乎情理。
2.滿意,符合心意。
1.滿意貌。
1.猶閑適。
2.舒服。
1.順心,如意。
1.快心。
1.歡欣觀看。
2.猶仰慕。
3.滿足。
1.快心,滿意。
1.猶言合情合理。語本晉陸機《文賦》"故夫夸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
心情舒暢;稱意愜意而歸|這次考上的大學正是我所喜歡的,十分愜意。
1.亦作"?志"。
2.稱心;滿意。
1.竹箱與木柜。
1.謂書箱﹑簡冊。
1.置于篋中的衣服。
1.箱柜。
1.謂竹箱。
1.象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