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稱父母親的上一輩。
2.
名詞
家族中較早的前輩,也泛指民族的祖先。
3.
名詞
事業或派別的創始人。
4.
名詞
(Zǔ)姓。
1.
“且”的今字。
2.
自祖父以上各輩尊長。
1.出自《詩·大雅·生民序》《生民》,尊祖也。
2.出自《漢書·王莽傳上》今加九命之錫,其以助祭,共文武之職,乃遂及厥祖。
3.出自《惜別行送向卿之上都》詩尚書勛業超千古,雄鎮荊州繼吾祖。
4.出自《飛丸記·賞春話別》祖叨臺省,父列儒林。
5.出自《紅樓夢》原來這林如海之祖,也曾襲過列侯的,今到如海業經五世。
6.出自《咖啡店之一夜》令祖去世那年,我就上城里來了。
3.
對開創基業有功君主的尊稱。
1.出自《穀梁傳·僖公十五年》始封必為祖。
2.出自《史記·孝文本紀》高帝親率士大夫,始平天下,建諸侯,為帝者太祖;諸侯王及列侯始受國者,皆亦為其國祖。
3.出自《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立漢二祖廟,承制設壇??於襄平城南,郊祀天地。
4.出自《新唐書·宗室宰相傳·李夷簡》王者祖有功,宗有德。大行皇帝有武功,廟宜稱祖。
4.
祖師。謂言行、功業為后世所宗仰者。
1.出自《贈紹明上人》詩祖豈無言去,心因斷臂傳。
2.出自《五燈會元·西天祖師·祖師子尊者》祖既攝五眾,名聞遐邇。
3.出自《西游記》李老君乃開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
4.出自《曇花記·仙佛同途》六度萬行,我祖渡河寶筏,全在慈悲。
5.
初;開始。
1.出自《莊子·山木》浮游乎萬物之祖。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上》舜命后稷以黎民祖饑。
3.出自《宋史·律歷志四》道體為一,天地之元,萬物之祖也。
6.
根本;根據。
1.出自《淮南子·原道》夫無形者,物之大祖也;無音者,聲之大宗也。
2.出自《雞肋編》構屋之法,皆以材為祖。祖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7.
效法;承襲。
1.出自《禮記·鄉飲酒義》亨狗於東方,祖陽氣之發於東方也。
2.出自《史記·韓世家》秦王必祖張儀之故智。
3.出自《晚出伊闕寄河南裴中丞》詩秉志師禽尚,微言祖《莊》《易》。
4.出自《野獲編·列朝一·璽文》自秦璽以“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為文,后世祖之。
5.出自《人間詞話》學南宋者,不祖白石,則祖夢窗。
8.
崇尚。
1.出自《大唐金紫光祿大夫裴公碑銘序》使祖虛名者見西子而憎貌,工橫議者聞魯連而杜口。
2.出自《〈意林〉序》祖儒尊道,持法正名。
3.出自《注釋〈庾集〉題辭》夫南朝綺艷,或尚虛無之宗;北地根株,不祖浮靡之習。
9.
熟悉。參見“祖識”。
1.出自《國語·魯語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
10.
出行時祭祀路神。
1.出自《左傳·昭公七年》公將往,夢襄公祖。
2.出自《史記·五宗世家》榮行,祖於江陵北門。
11.
死者將葬時之祭。泛指為死者作祭。
1.出自《儀禮·既夕禮》有司請祖期。
2.出自《祭從弟敬遠文》乃以園果時醪,祖其將行。
3.出自《新唐書·李乂傳》乂沈正方雅,識治體,時稱有宰相器。葬日,蘇颋、畢構、馬懷素往祖之。
4.出自《過長平驛感坑卒事有作》詩陰密復冤酬上黨,新安坑卒祖長平。
12.
姓。晉有祖逖。見《晉書》本傳。
1.出自《廣韻?姥韻》祖,姓。祖己之后。
13.
宗廟。
1.出自《書·舜典》受終于文祖。
2.出自《周禮·考工記·匠人》左祖右社。
14.
指事物的本源。
1.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楚辭》為賦之祖。
2.出自《漢文學史綱要》其詩蓋后世游仙詩之祖,然不傳。
15.
指嫁接時作根株用的花木。
1.出自《洛陽花木記》凡千葉牡丹須於八月社前打剝一番,每株上只留花頭四枝已來,余者皆可截,先接頭於祖上。
16.
引申為餞行。
1.出自《奉迎大駕道路賦詩》夙棹發皇邑,有人祖我舟,餞離不以幣,贈言重琳球。
2.出自《送韓豐群公詩后序》今將浮游淮湖,觀藝諸侯,凡知兄者,咸出祖于外。
3.出自《邵宗元傳》出師時,皇帝親祖正陽門,以武侯、晉公相期待。
1.指極小的字。
1.見"蠅頭細字"。
1.謂像蒼蠅一樣營營往來﹐到處飛逐。比喻為追求名利而到處鉆營。語本《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
1.像蠅一樣營營往來﹐像鼠一樣四下窺伺。比喻到處鉆營﹐貪婪無恥。
1.見"蠅營蟻聚"。
1.像蒼蠅樣往來飛逐﹐像螞蟻般紛紛聚集。比喻不顧廉恥﹐趨炎附勢﹐到處鉆營。
1.蟲行貌。
1.猶言蠅營蟻聚。
1.見"蠅飛蟻聚"。
1.蒼蠅。
2.比喻可厭的人。
1.指嬴與博﹐春秋時齊二邑名。吳季札葬子于其間。《禮記.檀弓下》"延陵季子適齊﹐于其反也﹐其長子死﹐葬于嬴博之間。"嬴﹐一本作"贏"◇用為死葬異鄉之典。
1.剩馀﹐積存。
1.有馀和不足。引申為進退伸屈。
1.落得;剩得。
2.猶博得。
1.竹籠和斗笠。嬴﹐通"粂"。古代盛物用的竹籠。
1.猶言狎妓買笑。
1.擔糧。
1.秦為嬴姓﹐漢為劉姓﹐故以嬴劉為秦漢的并稱。
1.指精巧的雕飾。
1.指傳說中的秦穆公女弄玉。秦﹐嬴姓﹐故稱秦女為嬴女。
1.指秦國或秦王朝。秦為嬴姓﹐故稱嬴秦。
1.稱秦國或秦王朝。秦﹐嬴姓。
2.特指秦始皇。
1.猶盈虧。引申為進退﹑行止﹑長短﹑得失等。
1.古代傳說中蕭史﹑弄玉所居之鳳臺。
1.指傳說中秦穆公之女弄玉。
1.肥沃的土地。
1.嬴秦和項楚的并稱。
1.深貌。
1.謂行止﹑進退順時。
1.剩馀;盈馀。
1.猶孕育。
1.指秦與越。
1.水流回旋貌。
2.瑩澈。
1.水回旋貌。
1.水上涌貌。
1.謂小聲與大聲俱發。
1.小聲往來貌。
1.滿飽﹐甚飽。
1.瘦弱﹐困頓。
1.占便宜;占上風。
1.春秋時齊國的兩個邑名『代并置縣。贏縣故城在今山東省萊蕪市西北﹐有吳延陵季子長子墓;博縣亦名博陽﹐故城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南。《禮記.檀弓下》"延陵季子適齊﹐于其反也﹐其長子死。葬于贏博之間。"贏﹐一本作"嬴"◇以"贏博"為葬于異鄉的典故。
1.我國古代算法之一﹐是計算盈虧的一種算術方法﹐藉有馀﹑不足以求隱雜之數。
1.馀財。
1.蓄藏的馀財。
1.充裕的儲備。
1.猶增減﹐伸屈﹐進退。
2.指盈馀和虧損。用于財貨等。
1.獲利所得。
2.落得﹑剩得。
3.博得。
1.取勝已成定局。
1.積馀和耗費。
1.謂多馀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