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即諸于,古代婦女穿的寬大上衣。
1.出自《說文·衣部》衧,諸??也。
2.出自《正字通·衣部》衧,諸衧,即諸于,今俗呼披風敞袖是也。
3.出自《正字通·衣部》衧,《說文》本作“??”。
1.西側。
1.西部邊境。
2.泛指西面。
1.舊時賓位在西﹐故稱。常用為對家塾教師或幕友的敬稱。
2.復姓。傳說黃帝之母為西賓氏。見《云笈七簽》卷一百。
1.周文王姬昌。姬昌曾為西伯。
在亞洲北部,泛指俄羅斯亞洲地區主要部分。面積約1300萬平方千米。西部平原,中、東部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寒冷,永凍土廣布。多森林。富礦藏、水力等資源。
橫貫俄羅斯東西的世界最長鐵路干線。西起莫斯科,東到太平洋岸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全長9332千米。1916年全線通車,20世紀30年代完成全線復線。大部路段實現了電氣化。
1.古邑名。商三亳之一。在今河南省偃師縣西﹐相傳帝嚳及湯在此建都。春秋時為周尸氏邑﹐又名尸鄉。
1.古族名。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為中心的今川南及滇東一帶。
1.指舊時租界上的外國巡捕。
美國電影的一個片種。以19世紀美國開發西部地區,掠奪和屠殺印第安人為題材,頌揚所謂拓荒精神。故事情節多為美人遇難,英雄相救,大打出手,有情人終成眷屬。
1.西式的菜肴。
1.西洋式的飯菜。吃時用刀﹑叉。又名大餐﹑番菜。
1.古代在國都西郊舉行的親蠶典禮﹐是帝王敦勸農桑的一種禮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多次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來北京商談和平解放西藏事宜。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到北京談判。5月23日簽訂《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10月26日,人民解放軍進藏部隊進駐拉薩。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走上了團結、進步、發展的光明大道。
簡稱藏”。在中國西南部。面積12284萬平方千米。人口約235萬(1995年),是中國人口最少的省級行政區。居民以藏族為主體。1965年建立自治區。首府拉薩。地處青藏高原,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氣候高寒。雅魯藏布江橫貫南部∮谷地區水熱條件較好。水能、太陽能充沛,地熱能居全國首位。中國主要牧區,盛產綿羊,牦牛為特有牲畜。藏東南是重要林區。經濟以農牧業為主。主要作物有青稞、小麥等。
1.古官名。太尉的屬官﹐執掌府中署用吏屬之事。
2.兵部的別稱。
3.刑部的別稱。
1.指月亮。
在四川省西南部、安寧河沿岸、成昆鐵路線上。1979年設市。人口513萬(1995年)。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駐此。名勝古跡有邛海、瀘山、彝海結盟遺址、地震碑林、衛星發射中心。
明代特務機構。明憲宗于1477年在東廠以外增設西廠,用太監汪直為提督,以進一步強化特務統治。其人員散布各地,權力超過東廠◇一度被廢。武宗即位后宦官劉瑾專權,又恢復,劉瑾被殺后再廢。
1.指西京長安。
1.謂秋天莊稼已熟﹐農事告成。
1.池名。
2.相傳為西王母所居瑤池的異稱。
3.泛指西面的池塘。
1.西王母。
1.棲遲﹐游息。
1.西面的田疇。泛指田地。
1.到處征剿。形容身經百戰。
1.古代宗廟中的房舍名。供藏祧主之用。
1.古地域名。三楚之一。
2.古國號。秦亡﹐項羽自立為霸王﹐有西楚﹑東楚與梁地共九郡﹐因建都于西楚彭城﹐國號"西楚"。
1.秦末項羽的自號。
1.猶言剪燭西窗。指親友聚談。語出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西面臺階上。
2.亦作"西陲"。西面邊疆。
3.向西面沉落。
1.見"西垂"。
1.杭州西泠的別稱。
2.相傳西施為苧蘿村西鬻薪之女﹐后因以"西村"為西施的代稱。
1.西邊的路。
2.指西部。
1.官舍名。
1.古時指地處西方的帝王。
2.古代稱秋天的神。
1.《后漢書.馬融傳》"初融懲于鄧氏﹐不敢復違忤埶家﹐遂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將軍《西第頌》﹐以此頗為正直所羞。"后因稱獻媚權貴的文章為"西第頌"。
美國最早的軍事要塞。人口不到1萬。美國獨立戰爭時為抗英重鎮,此后為軍事保留地。設有軍事科學院和陸軍軍官學校(通稱西點軍校)。
正式名稱為美國陸軍軍官學校”。因在紐約城北的西點,故稱。建于1802年。主要培養陸軍初級軍官。招收十七至二十二歲的未婚美國公民和現役士兵。學員畢業后授少尉軍銜。因不少著名將領畢業于該校,故影響較大。
1.傣族的一種樂器﹐類似二胡。傣族青年男女常用以傳達感情。
1.西方和東方。
2.用為偏義復詞,指西方。
3.泛指四方﹐無定向。
4.指酒杯。
5.猶東西。泛指什物。
1.古都名。(1)周武王都鎬﹐至成王時別營洛邑為東都﹐因稱鎬京為西都。《詩.小大雅譜》"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豐鎬之時詩也。"(2)新莽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建洛陽為東都﹐因稱常安(新莽改長安為常安)為西都。(3)東漢都洛陽﹐因稱西漢舊都長安為西都『班固《西都賦》"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惟長安。"(4)唐顯慶二年(657年)以洛陽為東都﹐因稱長安為西都。(5)唐寶應元年(762年)以鳳翔府為西都﹐不久罷。(6)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建都開封府﹐號東都﹐因改唐東都河南府為西都。(7)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復以京兆府為西京﹐又稱西都﹐至晉天福三年(938年)罷。
2.(8)五代吳都江都府﹐至南唐改都江寧府﹐因稱江都府為東都﹐江寧府為西都。宋陸游《南唐書.烈祖紀》"以建康為西都,廣陵為東都。"(9)北宋以洛陽為陪都﹐因在開封西﹐故稱洛陽為西都。宋梅堯臣《聞歐陽永叔謫夷陵》詩"共在西都日,居常慷慨言。"
3.西漢的代稱。
1.古部族名。
1.見"西蕃"。
1.見"西蕃"。
1.特指吐蕃。
2.亦作"西藩"﹑"西番"。我國古代對西域一帶及西部邊境地區的泛稱。
3.指印度。
4.舊時對西洋人的泛稱。
5.我國少數民族普米族的舊稱。
1.方位名。指太陽落下去的一邊。
2.猶西洋。指歐美各國。
3.指西方凈土。
4.復姓。南唐有西方鄴。
泛指資本主義較為發達的國家。因資本主義起源于位于世界西方的歐洲而得名◇不局限于地理位置,還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
1.佛教語。西方之極樂世界﹐即佛國。唐李白有《金銀泥畫西方凈土變相贊》詩。
1.即西方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