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煙”。
2.
物質燃燒時產生的混合氣狀物,呈黑、白等色。
1.出自《國語·魯語上》既其葬也,焚,煙徹于上。
2.出自《演連珠》煙出於火,非火之和;情生於性,非性之適。
3.出自《歸朝歡》詞寶猊煙未冷,蓮臺香蠟殘痕凝。
4.出自《寒夜》南面的天空被濃煙蓋滿了。這煙還不斷地一股一股地朝上卷騰。
3.
謂由于煙的刺激使眼睛流淚或睜不開。
1.出自如:煙了眼睛。
4.
指煙狀物,如云、霧等。
1.出自《氣出唱》從西北來時,仙道多駕煙。
2.出自《二公亭記》二公止旌輿以回睇,假漁舟而上陟,幕煙茵草,玩懌移日。
3.出自《蘭陵王·柳》詞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
4.出自《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雁湫之瀑煙蒼蒼,中條之瀑雷硠硠。
5.出自《哭子美》詩揮盡淚珠同鶴化,飄殘萍梗共煙湮。
5.
柔美貌;搖曳貌。參見“煙態”。
1.出自《木蘭》詩波痕空映襪,煙態不勝裾。
2.出自《賜宮人慶奴》詩多謝長條舊相識,強垂煙態拂人頭。
6.
煙熏所積的灰,可制墨。
1.出自《墨經·松》墨取廬山松煙。
2.出自《墨史》起灶作墨,得煙豐。
3.出自《墨史》﹝沈圭﹞出意取古松煤,雜松脂、漆滓燒之,得煙極精細,名為漆煙。
7.
指墨。用于書寫、繪畫。
1.出自《謝賚銅硯筆格啟》煙磨青石,已賤孔子之壇;管撫銅龍,還笑王生之璧。
8.
煙草。
1.出自如:種煙。
9.
指煙草制品。有水煙、旱煙、卷煙、雪茄煙、鼻煙等。參見“煙草”。
1.出自《癸巳存稿》崇禎末,嘉興遍處栽種,三尺童子莫不食煙。
2.出自《兒女英雄傳》張金鳳也只作個不理會,回身便給褚大娘裝了袋煙。
3.出自《趙子曰》主席的虎項微俯,拿了一枝煙。
10.
特指鴉片。
1.出自《嚴塞漏卮以培國本疏》粵省奸商勾通巡海兵弁,用扒海、快蟹等船,運銀出洋,運煙入口。
2.出自《黑籍冤魂》這鴉片又能銷爍元神,灰頹志氣……現在那班做官員的,那個不吃煙?
3.出自《煙酒茶與人生·鴉片》吸煙的人漸漸增多,于是種植鴉片的土地面積一天天的廣闊起來。
11.
見“煙煙”。閃爍貌。
1.出自《相逢狹路間》詩若若青組紆,煙煙金珰色。
12.
通“燕”、“胭”。參見“煙支”。
1.出自《史記·匈奴列傳》山下有紅藍,足下先知不?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緋黃,挪取其上英鮮者作煙肢,婦人將用為顏色。
2.出自《春六十韻》膩粉梨園白,煙脂桃徑紅。
3.出自《演繁露·煙脂》此時未有煙脂,故但施朱為紅也,煙脂出自虜地。
4.出自《疑耀·燕脂》有一說,“燕脂”作“煙支”。唐睿宗女代國長公主,少嘗作煙支,棄子于階,后乃叢生成樹,公主嘆曰:“人生能幾,我初笄,嘗為煙支,棄其子,今成樹,陰映瑣闈,人豈不老乎?”
1.猶年伯。
1.全年支出。
1.亦作"年侄"。
2.明清科舉中式者對同年之子的稱謂。
1.指舊俗過年所用的黃錢﹑掛錢﹑神馬等紙做之物。
1.年齡與爵秩。
1.即中年,壯年。
2.謂一年之內。
1.一年的末了。
1.《周禮》太祝所掌六祝之一。
1.古時男子年滿三十謂之壯◇以"年壯"泛指壯年。
1.年齡與狀貌。
1.任職年限及資歷。
1.每年的租稅。
1.年高;年長。
2.長輩。
1.方言。雇工。
1.人的壽命。
2.指立國的年數。
1.見"鲇溜"。
1.亦作"鲇出溜"。
2.比喻像鲇魚一樣又粘又滑地很快溜走。
1.魚綱,鲇科。身體表面多黏液,無鱗,背部蒼黑色,腹部白色;體長,前端平扁,后部側扁,頭扁口闊﹐上下頜有四根須,尾圓而短,不分叉﹐背鰭小,臀鰭與尾鰭相連。生活在河湖池沼等處,白晝潛伏水底泥中,夜晩出來活動,吃小魚﹑貝類﹑蛙等。
1.同"鲇魚上竹竿"。
1.同"鲇魚上竹竿"。
1.同"鲇魚上竹竿"。
1.猶言鲇魚上竹竿。比喻上升艱難。
1.即糌粑。
1.粘滯不爽﹑迷迷糊糊的樣子。
1.黏著在木膠上。
液體濃度高,有黏性,不易流動黏稠的漿糊|黏稠的松脂|黏稠的大米粥。
1.液體或半流體流動難易的程度。流動越難的物質﹐其粘度越大,如膠水﹑漿糊等都是粘度較大的物質。
1.食品名。黍米和糖制成的糕。
又稱膠黏劑”,俗稱膠”。具有良好黏合能力的物質。分無機物質與有機物質兩類。無機物質有水玻璃等。有機物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有來自各種動植物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許多合成樹膠,如糊精、橡膠、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可黏合金屬、玻璃、木材等材料。廣泛應用于工業、交通、建筑等部門及日常生活中。
1.又黏又滑。
1.指魚落網中。
1.黏著之狀。
人造纖維主要品種之一。以木材、棉籽絨、甘蔗渣和植物b1798訓忍烊幌宋素為原料,經化學方法加工制成。分普通長絲、短纖維和強力絲三種。吸濕性好,易染色,抗靜電,適于紡織加工,其織物穿著舒適。
1.謂以粘性糊狀物將物體連接在一起。
1.介于動物和植物之間的微生物。形態各異,無葉綠素,多為腐生,少為寄生﹐是研究生物化學﹑遺傳學等的重要材料。
1.形容高聳入云,仿佛與天相連。
1.猶黏住。
1.有黏性的米。
1.覆蓋在人和動物體內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器官管腔內壁的一層薄膜。內有血管和神經,能分泌黏液。
1.發黏的唾液。
1.謂以飴黏在門閂上,以便開啟門戶。
1.形容黏滯不爽。
1.見"粘皮帶骨"。
1.黏附著;牽連著。
1.即粽子。
1.形容黏結在一起。
1.謂貼近天,仿佛與天相連。
1.從嘴里流出的黏液。
1.植物和動物體內分泌出來的黏稠液體。
1.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