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懕”。亦作“猒”。
2.
嫌棄;憎惡;厭煩。
1.出自《論語·憲問》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個不厭其取。
2.出自《北史·周紀上》天厭我魏邦,垂變以告,惟爾罔弗知。
3.出自《寓簡》近世厭常反古,專尚奇麗。
4.出自《紅樓夢》薛姨媽道:“你不厭我,就認了。”
5.出自《雷雨》這兒我住厭了。
3.
吃飽,飽足。
1.出自《老子》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竽。
2.出自《漢書·鮑宣傳》今貧民菜食不厭,衣又穿空,父子夫婦不能相保,誠可為酸鼻。
3.出自《新唐書·高適傳》渾、隴武士飯糲米曰不厭,而責死戰,其敗固宜。
4.出自《隱居通議·詩歌四》平生眼底厭糠秕,自對春風樂沂水。
4.
謂飽嘗,充分經受。
1.出自《三山杜門作歌》我生學步逢喪亂,家在中原厭奔竄。
5.
滿足。
1.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2.出自《史記·刺客列傳》今秦有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盡天下之地,臣海內之王者,其意不厭。
3.出自《新唐書·周墀傳》墀言:“天下大鎮如并、汴者才幾,宰之求何可厭!”
4.出自《寶月大師塔銘》而鄉邑之人,至於羈旅游客,其歸之者,無不厭其意。
5.出自《與詩客七人會飲余司馬園亭》詩亂離歡易失,無厭數相過。
6.出自《聊齋志異·雨錢》﹝翁﹞乃顧語秀才:“頗厭君意否?”曰:“足矣。”
6.
合(心);心服。
1.出自《國語·周語下》帥象禹之功,度之於軌儀,莫非嘉績,克厭帝心。
2.出自《漢書·景帝紀》諸獄疑,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3.出自《后漢書·侯霸傳》歆(韓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眾多不厭。
4.出自《新唐書·突厥傳下》而步真遂自為咄陸葉護,眾不厭,去之。
7.
指使人心服。
1.出自《賀部員外郎司馬府君墓志銘》斷獄必求厭人心,摧抑強猾,扶衛愚弱。
2.出自《淥水亭雜識》漢高帝素恨雍齒,比沙中偶語,張良勸帝封之,以厭眾心,偶語果息。
8.
合適;合宜。參見“厭宜”。
1.出自《管子·輕重》厭宜乘勢,事之利得也;計議因權,事之囿大也。
2.出自《雙劍誃諸子新證·管子四》厭宜與計議對。議與計義相近。《國語·周語》“克厭帝心”注:厭,合也。厭宜即合宜。
9.
充滿;遍布。
1.出自《代少年時至衰老行》好酒多芳氣,肴味厭時新。
2.出自《西江月·和楊民瞻賦丹桂韻》詞宮粉厭涂嬌額,濃妝要壓秋花。
3.出自《圣武記》九邊枕鋒鏑,原野厭膏血。
10.
熟練;精通。
1.出自《影梅庵憶語》剪彩織字,縷金回文,各厭其技,針神針絕,前無古人已。
11.
美盛貌。
1.出自《詩·周頌·載芟》驛驛其達,有厭其杰。
1.綴珠的環形飾物。
1.珠簾。
1.比喻月光。
1.形容女子的肌膚潔白美好。
1.精美的琴徽。亦為琴的美稱。
①珠玉金玉珠璣比乎身|簪珥珠璣。②比喻美好的詩文繪畫等珠璣續向筆頭生。③形容聲音圓潤清脆十三弦上迸珠璣。
1.泛指美女。
2.特指石崇歌妓綠珠。
1.飾以珠絡的發髻。
1.珠飾的馬鞍坐墊。
中國南方大河。舊稱粵江”。原指廣州到虎門的河段,現為西江、北江和東江的總稱。三江匯流于珠江三角洲河網區后流入南海。西江為干流,長2210千米。珠江水系流域面積4526萬平方千米。水量豐富,在中國河流中居第二位‖沙量小,富水能資源〗運價值僅次于長江,為聯結兩廣的內河航運干線。
中國東南沿海最大的平原。在廣東省中部。包括西江、北江三角洲和東江三角洲。由珠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11萬平方千米。拔50米左右。東、西、北三面為山地、丘陵圍繞,平原上殘丘兀立,分布廣泛∮網縱橫,汊道眾多。經濟發達,人口稠密。
1.即星相家所稱前額隆起的"月角"。為圣賢之相。古人以為月是水精,珠亦為水精,故名。也稱淵角。
1.綴珠的裙帶。
1.顆狀物的美稱。
2.借喻男嬰。
1.對采珠者征收的賦稅。
1.真珠蘭的省稱,即金粟蘭。以其蓓蕾如珠,故名。
2.茶名。
侗族民間故事、敘事長詩。青年情侶珠郎與娘美為爭取婚姻自由離家出走,受雇于惡霸地主吳銀宜。吳銀宜欲霸占娘美,遂害死珠郎。娘美佯允改嫁吳銀宜,用智謀將他殺死,攜珠郎遺骸遠去。
1.像珠子一樣明亮。
1.珠飾的馬絡頭。
2.指馬。
1.花骨朵。
1.眼淚。淚滴如珠,故稱。
1.珍珠碎粒。
2.謂以珍珠當瓦礫。
3.珍珠與砂礫。比喻好與壞。
1.指日月﹑五星同時出現于天的一方。語本《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謂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斗﹑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
2.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1.珍珠綴成的簾子。
語出《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本指一種天象◇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1.同"珠聯璧合"。
1.林木的美稱。
2.指佛寺。
3.比喻著述豐富。
4.指士林。
1.謂如珠玉之鏗零,錦繡之燦爛。比喻文詞華麗﹑鏗鏘。語本《魏書·宗欽傳》"口吐瓊音,手揮霄翰,彈毫珠零,落紙錦粲。"
1.比喻珍物殘破毀壞。
1.圓珠般的溜光。
1.如珠之流轉自如。喻文詞流利。
1.喻時光之流逝。
1.皇冕前后的珠串。常借指帝王。
2.比喻似珠飾冕旒之物。
1.石榴的美稱。
1.珠飾的窗欞。
1.婦女首飾名。網狀,綴以小珠。
1.綴珠而成的鳥籠。
1.綴珠的頭巾。
1.指華麗的樓閣。
1.露珠的美稱。
1.珠飾之履。
2.指有謀略的門客。
1.指有謀略的門客。
2.泛指貴客。
1.飾珠之輪。車之美稱。
2.喻圓月。
1.綴珠而成的網絡。頭飾之一種。
2.比喻晶瑩連貫之物。
1.珍珠串成的瓔珞。
1.指孔雀尾端的毛。
1.謂米如珠玉般的昂貴。
1.古代天子之冠,其上飾有垂珠,故名。
1.能產珍珠的蚌。
2.蚌肉干。
世界第一高峰。喜馬拉雅山脈主峰,在中國和尼泊爾的邊界上。尼泊爾稱薩迦猜晁”。拔884813米(最新實測為884627米)。典型的斷塊山,現仍在升高。有巨大冰川,終年積雪。山峰呈巨型金字塔狀。世界登山運動熱點。中國運動員于1960年首次從北坡登上峰頂。中國境內已建立自然保護區。 【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喜馬拉雅山脈主峰,在中國和尼泊爾的邊界上。尼泊爾稱薩迦猜晁”。拔884813米(最新實測為884627米)。典型的斷塊山,現仍在升高。有巨大冰川,終年積雪。山峰呈巨型金字塔狀。世界登山運動熱點。中國運動員于1960年首次從北坡登上峰頂。中國境內已建立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