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金屬元素,符號Pb。銀白略帶藍色,質軟而重,延性弱,展性強,容易氧化。用來制合金、蓄電池、電纜的外皮等。
2.
名詞
石墨制的鉛筆芯。
1.
亦作“鈆”。
2.
指鉛粉。參見“鉛黛”。
1.出自《中華古今注·粉》自三代以鉛為粉。秦穆公女弄玉,有容德,感仙人簫史,為燒水銀作粉與涂,亦名飛雪丹,傳以簫,曲終而同上升。
2.出自《臨江仙》詞薄鉛殘黛稱花冠。含情無語,延佇倚闌干。
3.出自《露華·賦碧桃》詞素臉暈鉛,巧把黛螺輕冪。
3.
鉛粉筆。古時用以點校書文或繪畫。
1.出自《西京雜記》揚子云好事,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絕域四方之語,以為裨補《??軒》所載,亦洪意也。
2.出自《秋懷》詩不如覷文字,丹鉛事點勘。
3.出自《天一閣藏書記》猶冀以暇日握管懷鉛,揀卷小書短者抄之。
4.出自《三閑集·頭》脫帽懷鉛出,先生蓋代窮。
4.
用黑鉛(石墨)或加入帶顏料的黏土做的筆芯。參見“鉛筆”。
1.出自《恨海》那洋人便在衣袋里取出洋紙鉛筆,畫了許多洋字。
5.
比喻資質魯鈍。參見“鉛鋒”、“鉛鈍”。
1.出自《登郡城南樓》詩駑鉛雖自勉,倉廩素非實。
6.
道教所謂的在人體內運行的氣。
1.出自《續養生論》何謂鉛?凡氣之謂鉛,或趨或蹶,或呼或吸,或執或擊。凡動者皆鉛也。
7.
金屬元素,符號Pb。青灰色,質軟而重,有延展性,容易氧化。主要用途是制造合金、蓄電池、電纜的外皮和屏蔽丙種射線的裝備。古人常將鉛稱為青金或錫。
1.出自《書·禹貢》岱畎絲、枲、鉛、松、怪石。
2.出自《漢書·地理志上》岱畎絲、枲、鉛、松、怪石。
3.出自《古風》藥物秘海岳,采鉛青溪濱。
4.出自《本草綱目·金石一·鉛》鉛稟北方癸水之氣,陰極之精。
5.出自《十月長安街》我們走在長安街上,心里注滿了鉛,血液幾乎都凝固了。
1.謂文化或文化人不受尊重。亦謂文人自甘墮落。
1.秦李斯﹑漢曹喜的并稱。二人皆書法名家。
1.指載糧的車子。箱﹐車箱。斯﹐助詞。亦借指極多的糧食。語出《詩.小雅.甫田》"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鄭玄箋"成王見禾谷之稅委積之多,于是求千倉以處之,萬車以載之。"
片刻禮樂不可斯須去身|長當從此別,旦復立斯須|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1.近。
1.秦李斯和商鞅的并稱。
1.即廝養。奴仆。
1.廝役。指干雜事的勞役。
1.亦作"斯褕"。
2.漢代西南地區部落名。
1.見"斯榆"。
1.即螽斯。觸角細長﹐振翅善鳴。種類較多﹐常見的有綠螽斯等。
1.用麻﹑麥秸﹑樹皮纖維等制作的衣服。
1.謂緦服之痛。
1.見"緦衰"。
1.即緦麻服。多指關系較遠的族親。
1.緦麻與小功。舊時五種喪服中最輕的兩種,由親緣較疏者服之。
1.古代喪服名。五服中之最輕者,孝服用細麻布制成,服期三月。凡本宗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為表兄弟,岳父母等,均服之。
1.指為期三月的喪服。
1.古代喪服名。五服中之最輕者。
1.緦服與免服,均喪服之輕者。借指關系較遠的族人。免,謂正服以外共承高祖之父的五世孫所服。其服以布廣一寸,從項中而前,交于額上,又卻向后繞于髻。見《禮記.檀弓上》﹑《禮記.大傳》。
1.較為疏遠的親屬關系。
1.見"緦麻喪"。
1.亦作"緦缞"。
2.古代王為諸侯之喪服。
1.思念貌。
1.疾風。
1.迅疾猛烈之風。
1.涼爽﹑微寒貌。
2.凄清貌。
3.風吹迅疾貌。
1.猶言抵住,頂著。
1.相互靠近;依傍。
1.相拚,決斗。
1.宋時稱無正當職業,專在酒樓﹑妓院侍奉顧客的閑漢。
1.相爭吵。
1.廝吵。
1.相稱;相配。
1.一起吃喝。
1.聚集。
1.相打。
1.輕蔑的稱呼,猶言小子。
2.小男孩。
1.追趕;互相追逐。
①相近;接近問蓬山別后,幾度春歸?歸去晚,開得蟠桃廝勾。②將近;將要今孫子遭圍,廝勾死也。
1.見"廝勾"。
1.指舜妻娥皇﹑女英。
2.指嫦娥。
1.寡婦。
2.指獨居的已婚婦女。
1.守寡的婆母。
1.寡婦和孤兒。
1.守寡。
1.寡婦的居處。
1.居孀守節。
1.守寡。
2.指已婚婦女獨居。
1.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