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緦服與免服,均喪服之輕者。借指關系較遠的族人。免,謂正服以外共承高祖之父的五世孫所服。其服以布廣一寸,從項中而前,交于額上,又卻向后繞于髻。見《禮記.檀弓上》﹑《禮記.大傳》。
1.幼童和老人。
1.兒童下垂的頭發。亦借指兒童。齠﹐通"髫"。
1.七八歲,童年時代。
1.童年。
1.年少。
1.童年。
1.童顏。
1.長出恒齒和束發成兩角。指童年時代。
1.猶齠年。
1.見"齠齔"。
1.幼童。
1.即蟬。
2.指宦官『時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珰﹐附蟬為文﹐貂尾為飾﹐后因以蜩蟬指宦官。
1.蟬和蜂。《禮記.內則》"爵鷃蜩范。"鄭玄注"蜩,蟬也;范,蜂也。"一說蟬的一種。
1.《詩.大雅.蕩》"如蜩如螗﹐如沸如羹。"鄭玄箋"飲酒號呼之聲﹐如蜩螗之鳴﹐其笑語沓沓又如湯之沸﹐羹之方熟。"后因以"蜩沸"比喻喧鬧嘈雜。
1.見"蜩螗沸羹"。
1.蟬脫落的外殼。
1.蟬的別名。
1.蟬的一種。
1.蟬的別名。
1.蟬的別名。
1.亦作"蜩螳"。
2.蟬的別名。
3.比喻喧鬧﹑紛擾不寧。
1.《詩.大雅.蕩》"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后因以"蜩螗沸羹"形容聲音嘈雜喧鬧﹐好像蟬噪﹑水滾﹑羹沸一樣。常以喻紛擾不寧。
1.見"蜩螗"。
1.蟬蛻殼。比喻超脫塵世。
2.蟬脫下的殼。
1.即蟬。
1.蟬和鷽鳩。鷽鳩﹐小鳥名。語出《莊子.逍遙游》"《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1.龍掉頭貌。
1.蟬與鼴鼠。比喻卑微的人。
1.蟬的翅膀。比喻微小的事物。
2.蟬蛻殼。
1.即蟬。
1.馬嚼子或韁繩上的裝飾品。用金銅制成?!妒奈摹酚?田車既安﹐鋚□勒馬"句。
1.馬絡頭的下垂裝飾。
1.垂髫與辮髻之時。指幼年。
1.亦作"髫齳"。
2.謂幼年。
3.指幼童。
1.幼年。
1.幼年時期。
1.垂發小兒。
1.小兒垂發。引申為幼年。
1.青少年。
1.兒童發髻。借指兒童。語本《禮記.內則》"三月之末,擇日剪發為鬱,男角女羈。"
1.謂垂髫與辮髻。借指幼年。
1.幼年。
1.男孩。
1.幼年。
1.女孩。
1.幼童。
1.幼年。
1.幼年時期。
1.幼年。
1.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