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蟬蛻殼。比喻超脫塵世。
2.蟬脫下的殼。
1.亦作"痚少"。
2.稀少。
1.疏導精神。
1.亦作"痚失"。亦作"踈失"。
2.疏忽失誤。
3.失落;丟失。
4.疏遠;久不晤面。
1.亦作"?食"。
2.粗糲的飯食﹐糙米飯。
3.引申為素食。
4.泛指瓜果。疏﹐通"蔬"。
5.蔬菜和谷類。疏﹐通"蔬"。
1.亦作"痚瘦"。亦作"踈瘦"。
2.猶消瘦;清瘦。
1.亦作"痚痚"。
2.猶楚楚。服裝鮮明整齊貌。
3.稀疏貌。
4.朦朧貌。
1.猶言稀稀拉拉。
1.亦作"疏數"。亦作"?數"。
2.稀疏和密集。
3.猶遠近。
4.指親疏。
5.慢與快。 6.稀少和頻繁。
1.亦作"?衰"。
2.即齊衰。喪服中"五服"之一﹐規格次于斬衰。
1.亦作"痚爽"。
2.豁達豪爽。
3.奔放;豪邁。
4.疏朗清爽。
5.散開使涼爽。 6.猶分明。
1.粗糙的飲食﹐簡陋的食具。指安貧樂道。
1.寬松;松散。
1.僻遠地區的風俗。
1.猶疏密。
1.亦作"痚索"。亦作"踈索"。
2.離散;分散。
3.疏遠冷淡。
4.寂寞無聊。
5.稀疏﹐稀少。 6.懶散寡合。
1.清理剔除。
1.亦作"?逖"。亦作"痚逖"。亦作"踈逖"。
2.指荒遠之地。
3.指荒遠地方的人。
4.疏遠﹐閑散。
1.亦作"疏條"。
2.粗壯的枝條。
1.舊時向鬼神祈福的祝文。
2.為敬神佛而向人募捐的冊子。亦指說明募捐原由的短文。
1.亦作"痚脫"。
2.粗率;輕率。
3.放達﹐不受拘束。
4.疏忽﹐出紕漏。
5.稀疏脫落。 6.松弛。 7.因疏忽而使罪犯脫逃。
1.亦作"痚外"。
2.疏遠見外。
1.亦作"痚玩"。
2.松懈玩忽。
1.亦作"疏頑"。
2.懶散頑鈍。
3.指強硬﹐固執。
1.稀疏的網。喻寬大的法律。語出《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1.亦作"痚罔"。
2.虛妄不實。
1.亦作"痚妄"。
2.淺薄無知。
3.虛妄不實。
1.稀少。
1.亦作"疏蕪"。
2.蕭索荒蕪。
3.指稀疏散亂。
4.淺陋蕪雜。
5.廢弛。
1.粗疏而不順人情。
1.分開;隔開。
1.亦作"疏細"。
2.稀疏而纖細。
3.粗率淺薄。
1.見"疏閑"。
1.亦作"痚嫌"。
2.疏遠嫌棄。
1.粗暴狠毒。
1.亦作"痚香"。
2.清淡的芳香。指梅花。
1.亦作"痚懈"。亦作"踈懈"。
2.怠慢。
3.疏忽松懈。
1.直率倔強。
1.亦作"痚秀"。亦作"踈秀"。
2.疏朗清秀。
3.挺拔秀麗。
1.亦作"踈煙"。
2.謂香火冷落。
1.亦作"痚窅"。
2.幽靜深遠。
1.亦作"痚野"。亦作"踈野"。
2.猶曠野。
3.粗略草率。
4.放縱不拘。
1.疏通使延伸。
1.疏忽遺漏。
1.疏通和闡發文義。
1.松弛懶散。
1.亦作"痚易"。
2.猶粗率﹐輕率。
1.亦作"痚逸"。
2.淡泊超逸。
3.散失。
1.古樸的樂音。
1.斷斷續續地叫。
1.亦作"痚影"。疏朗的影子。
2.詞牌名。南宋姜夔自度曲。又名《綠意》﹑《解佩環》。雙調一百十字﹐仄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