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編造歪曲事實,硬說別人做了某種壞事。
1.
加之以不實之辭,妄言。
1.出自《書·仲虺之誥》夏王有罪,矯誣上天,以布命于下。
2.
誣蔑;誣陷。
1.出自《國語·周語下》今郄伯之語犯,叔迂,季伐,犯則陵人,迂則誣人,伐則掩人。
2.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上不過任,臣不誣能,即臣將為失少室周。
3.出自《龍安海禪師碑》故今之空愚失惑縱傲自我也,皆誣禪以亂其教,昌於嚚昏,放於淫荒。
4.出自《得予固書因寄》詩忠信蓋未見,吾敢誣茲邑?
5.出自《〈申屠氏〉序言》郡中大豪方六一,虎而冠者也。聞女美,欲得之。使人陰誣昌,罪至族。
3.
夸說;吹噓。
1.出自《管子·乘馬》君舉事,臣不敢誣其所不能。
2.出自《巧團圓·得妻》我待要表才能,說來似誣,夸節操,近於藏污。
4.
欺騙。
1.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公使祝宗告亡,且告無罪。定姜曰:“無神,何告?若有,不可誣也!”
2.出自《漢書·溝洫志》四海之眾不可誣,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
3.出自《鹽池十八韻》序游覽之際,憤然成章,章三十六句,雖不虞於前輩,豈敢誣於后生。
5.
虛假;虛妄。參見“誣言”。
1.出自《顏氏家訓·養生》神仙之事,未可全誣。
2.出自《題李西臺千文》今觀此書,信不誣也。
3.出自《癸巳類稿·俄羅斯事輯》偽書用印兩顆,鈐蓋不合式,又非邊界頭目鈐記,且請通市。高宗察其誣,許通市。
4.出自《武昌起義談》余當上書請益蔡甸、琴斷口、三眼橋等處兵……后總司令親往一驗,始信余言不誣。
6.
歪曲。
1.出自《論語·子張》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2.出自《后漢紀·桓帝紀下》然立同異,結朋黨,信偏學,誣道理,使天下之人奔走爭競,弊亦大矣。
3.出自《默觚下·治篇五》執古以繩今,是為誣今;執今以律古,是為誣古。
7.
以有為無;抹煞。
1.出自《世說新語·文學》簡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2.出自《守御錄》既虜復請和,事亦已,然君之志不可誣也。今遂刊布其書,甚善。
3.出自《圣教小引》雖余志氣可取,然師友之功安可誣耶!
1.家奴;仆從。
1.廬山。
1.泛指樓閣亭臺。
1.廬山和霍山的并稱。
1.駐有巡邏守備兵丁的營舍。
1.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稱共一井的八家廬舍為廬井。
2.泛指房舍田園。
1.廬江﹑九江二郡的并稱。
1.住在臨時性的簡易房子中。
2.廬墓。在墓旁結廬服喪。
3.平民之居,民房。
1.相傳古有名匡俗者結廬隱于廬山,屢逃征聘,時人敬事之,稱為廬君。參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廬江水》。
1.廬舍,房舍。
2.廬帳;氈帳。
1.古人于父母或師長死后,服喪期間在墓旁搭蓋小屋居住,守護墳墓,謂之廬墓。
2.指服喪期間居住的墓旁小屋。
3.房舍和祖墓。
1.古人服喪所住的墓旁小屋。
又名匡山”、匡廬”。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濱長江,東臨鄱陽湖。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中群峰林立,飛瀑流泉,林木蒼翠,云海彌漫。有仙人洞、花徑、大小天池、三疊泉、含鄱口、五老峰、香爐峰、秀峰、東林寺、廬山溫泉等名勝古跡。夏季涼爽,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避暑勝地。
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廬山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原定議題是總結1958年大躍進”以來黨的工作經驗教訓,繼續糾正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左”傾錯誤。7月14日,彭德懷給毛澤東寫信,陳述了他對1958年以來黨的工作的基本估計,并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過程中的工作錯誤提出了批評意見。23日,毛澤東在會上錯誤地批判了彭德懷的信,認為這是資產階級動搖性,是右傾性質。會議實際進程轉向,錯誤地開展了反對彭德懷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的斗爭。全黨的工作也由糾左”轉到反右。
1.駱駝的異名。
1.見"廬山真面目"。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后以廬山真面目”指本來面目,真相。
1.房屋,住宅。
2.建于墓側之守喪小屋。
1.房舍。
1.小屋。
1.按軍隊建制編列的居民。
1.房屋。
1.廬墓。指守喪期間居住的墓旁小屋。
1.房屋。
1.廬舍與庭園。
1.廬山。
1.房舍,住宅。
1.以帳幕作居屋。
2.帳篷。
1.萊菔的別名。又名夢卜。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萊菔》。
1.用蘆葦編織成的席子或篩子。
1.蘆葦叢生的水沼地。
滬劇劇目。1960年上海市人民滬劇團集體創作,文牧執筆。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郭建光等十八個傷病員在陽澄湖畔養傷。以茶館店老板娘身份活動的地下聯絡員阿慶嫂,智斗勾結日本侵略軍的忠義救國軍頭目胡傳魁、刁德一,掩護傷員,并在傷員痊愈后,設計一舉殲滅敵人。京劇《沙家浜》據此改編。
1.蘆與荻。
1.即蘆茄。
1.即蘆人。
1.用蘆葦編制的籬笆。
1.見"蘆扉"。
1.蘆草編織的門扇。
2.亦作"蘆菲"。用蘆葦編成的席子。
1.即蘆莩。
1.蘆葦內壁的薄膜。
1.即蘿卜。
1.蘆葦的地下莖。性寒味甘,中醫用作利尿劑和清熱解毒劑。
1.在北京廣安門西,跨永定河上。建于金,清初重建。全橋由十一孔石拱組成。橋旁石欄上共精刻石獅子485個,千姿百態,生動雄偉。1937年7月7日,中國軍隊在此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揭開了抗日戰爭的序幕。
1.蘆葦的莖。
2.即蘆笳。
1.蟹的一種。
1.蘆絮。蘆葦花軸上密生的白毛。
2.借指蘆衣。
1.古代的一種管樂器。以蘆葉為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音孔,下端范銅為喇叭嘴狀,吹時用指啟閉音孔,以調音節。清代兵營巡哨多用之。
1.以蘆管插酒桶中吸而飲之。這種飲酒方法稱"蘆酒"。
1.見"蘆簰"。
1.用蘆葦平排地連在一起做成的水上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