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逃跑;出逃。
2.
動詞
失去;丟失。
3.
動詞
死。
4.
名詞
滅,與興的意思相反。
5.
形容詞
死去的。
1.
“兦”的今字。
2.
外出;出門。
1.出自《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2.出自《聊齋志異·真生》明日,往投刺,適值其亡;凡三謁,皆不遇。
3.
丟失;喪失。
1.出自《莊子·駢拇》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
2.出自《史記·司馬穰苴列傳》〔穰苴〕於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歸。
3.出自《聊齋志異·長亭》彼羞惡之心,未盡亡也。
4.
死亡。
1.出自《書·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2.出自《論衡·逢遇》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為武,武節始就,[用]武主又亡。
3.出自《文心雕龍·哀吊》及后漢汝陽王亡,崔瑗哀辭,始變前戒。
4.出自《邕帥蔣公墓志銘》天子方將用之於既老,而君則嗇於數而云亡也。
5.
滅亡;敗亡。
1.出自《左傳·莊公六年》亡鄧國者,必此人也。
2.出自《孟子·離婁上》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
3.出自《送孟東野序》楚,大國也,其亡也,以屈原鳴。
4.出自《雄雉說》讒生亂,亂生亡。
5.出自《七月流火》嗐,在國破家亡的年代,談什么個人的男女之情!
6.
謂沉迷于宴飲。參見“荒亡”。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
7.
擾亂。
1.出自《淮南子·說林訓》晉以垂棘之璧得虞虢,驪戎以美女亡晉國。
8.
通“忘”。
1.出自《詩·邶風·綠衣》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2.出自《淮南子·人間訓》是亡楚國之社稷,而不率吾眾也。
9.
通“妄”。參見“亡人”。迷妄之人。
1.出自《莊子·庚桑楚》汝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無由入,可憐哉!
10.
通“盟”。
1.出自《呂氏春秋·慎行》〔荊靈王〕得慶封負之斧質,以徇於諸侯軍,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齊慶封,弒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殺之。
11.
逃跑;出逃。
1.出自《墨子·七患》民見兇饑則亡,此皆備不具之罪也。
2.出自《國語·晉語四》晉公子生十七年而亡。
3.出自《唐故檢校尚書劉公墓志銘》匈奴攻代,劉仲不能堅守,棄國亡,閑行走雒陽,自歸天子。司馬遷西漢《史記·吳王濞列傳》琳降,公常隨琳不去,琳死,脫身亡。
4.出自《史記·吳王濞列傳》匈奴攻代,劉仲不能堅守,棄國亡,閑行走雒陽,自歸天子。
12.
指逃匿。
1.出自《漢書·武帝紀》壬午,太子與皇后謀斬充,以節發兵與丞相劉屈牦大戰長安,死者數萬人。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殺。
2.出自《新唐書·程日華傳》日華驚匿床下,將士迎出之曰:“暴吾軍者已死,何畏而亡?”
13.
指迷失。
1.出自《宿曾江口示侄孫湘》詩舟行亡故道,屈曲高林間。
14.
特指死之久者。
1.出自《大戴禮記·五帝德》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15.
通“妄”。參見“亡言”。妄言。
1.出自《素問·方盛衰論》道甚明察,故能長久。不知此道,失經絕理,亡言妄期,此謂失道。
1.幽窈,幽深。
1.幽深。
2.暗淡。
1.同"幽咽"。
1.指地下水。
1.深嘆聲。
1.暗中的懷疑。
1.指深藏心中的思想感情。
1.幽深奇異。
2.神異。
3.謂隱而不顯的優異之士。
1.猶郁抑。
1.祭名。古代設壇祈祭星辰之稱。
1.猶憂郁。
1.猶隱逸。
1.幽深的思緒。
2.幽閑的情趣。
1.遠僻之地。
1.隱蔽。
2.陰暗;陰霾。
3.草木繁茂。
1.陰靜;幽深。
2.陰暗。
3.指陰間。
4.用以指陰魂。
1.隱晦;隱蔽。
2.指隱蔽之處。
3.隱居;潛藏。
4.指隱居未仕的人。
1.隱約的日光。
1.悠閑懶散。
1.過度憂勞;憂傷。
1.形容傷心之極。
1.猶深遠。
1.僻靜處。
1.幽暗愚昧。多用為自謙之辭。
1.牢獄。
1.猶憂郁。
2.茂盛貌。
1.囚于監獄。
2.地獄。
1.深冤。
2.指蒙受深冤的人。
1.指地獄。
1.謂天。幽,高深;圜,同"圓"。古人謂天圓地方。
1.深遠。
2.指幽居草野之士。
1.郁結于心的愁恨。
1.幽靜的庭院。
1.隱伏在心中的愿望。
1.隱約。
2.幽雅婉約。
3.幽雅的約會。
1.幽雅的樂聲。
1.幽囚顛越。
2.猶悠揚。
1.猶冥運。謂命運天定,人不能知。
1.幽深的韻昧。
1.郁結并隱藏在心中的思緒。
1.亦作"幽贊"。
2.謂暗中受神明佐助。語出《易·說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高亨注"言圣人作《易》,暗中受神明之贊助,故生蓍草,以為占筮之用。"
3.謂使隱微難見者明著。
1.幽深精微。
1.微賤;卑陋。
2.指隱居之士。
1.象聲詞。
1.墳墓。
1.指邊塞上的小城堡。
1.墓穴。
1.幽深盤曲。
2.隱僻折拗。
1.冬眠土中的蟲類。喻草野或隱退之士。
1.語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后多以"幽貞"指隱士。
2.指高潔堅貞的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