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供耕種的地(有的地區專指水田)。
2.
名詞
指可供開采的蘊藏礦物的地帶。
3.
名詞
姓。
4.
〈書〉同“畋”。
5.
見“田地”。①同“田”。②地步,境遇(多指壞的)。
6.
名詞
指投擲、跳躍等田徑項目比賽的總稱。
1.
耕種用的土地。
1.出自《詩·小雅·大田》大田多稼,既種既戒,既備乃事。
2.出自《曹成王碑》民老幼婦女不驚,市買不變,田之果谷下無一跡。
3.出自《銀狐集·鄉虎》我有田,我有園,我是個莊稼人,我是個種菜人。
2.
指田野。
1.出自《易·乾》見龍在田。
3.
某些地區特指水田。
1.出自《報告北伐戰況稟》自臨淮至此,盡見坡麥,未見一田,糧料甚難。
4.
古代統治者賜給親屬臣僚的領地。
1.出自《左傳·宣公二年》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適而為之田,以為公族。
2.出自《公羊傳·桓公元年》此邑也,其稱田何?田多邑少稱田,邑多田少稱邑。
5.
耕種。
1.出自《詩·齊風·甫田》無田甫田,維莠驕驕。
2.出自《鹽鐵論·通有》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
3.出自《唐故萬州刺史劉君墓志銘》試一不中,遂不復試,復田于唐。
4.出自《聊齋志異·申氏》妻忿曰:“子欲活而惡辱耶?世不田而食者,止兩途:汝既不能盜,我無寧娼耳!”
6.
特指屯墾。
1.出自《漢書·常惠傳》是時,烏孫公主上書言“匈奴發騎田車師,車師與匈奴為一,共侵烏孫,唯天子救之!”
2.出自《本朝政要策·屯田》自漢昭始田張掖,趙充國耕金城,曹操以區區之魏,力農許下。
7.
古代主管農事之官。
1.出自《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王命布農事,命田舍東郊。
2.出自《淮南子·天文訓》何謂五官?東方為田,南方為司馬。
8.
古代耕地面積的計算單位。
1.出自《周禮·考工記·匠人》田首倍之
2.出自《國語·魯語下》季康子欲以田賦。
3.出自《中國通史》周土地法以一田為單位。一田一百畝,一畝橫一步、直一百步。一步長六尺。
9.
狩獵。
1.出自《易·恒》田無禽。
2.出自《周書·竇熾傳》太祖田於渭北,令熾與晉公護分射走兔。
3.出自《新唐書·張玄素傳》古者田三驅,非以教殺,除民害也。今反以獵為娛,行之無常,不損盛德哉?
4.出自《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故即于田中行獵,因而行獵的樂事也就稱為田。
10.
特指春季打獵和習兵之禮。
1.出自《周禮·春官·甸祝》甸祝掌四時之田。
2.出自《穀梁傳·桓公四年》春曰田,夏曰苗,秋曰搜,冬曰狩。
11.
大鼓。一說,小鼓。
1.出自《詩·周頌·有瞽》應田縣鼓,鼗磬柷圉。
12.
眾;眾多。參見“田生”。
1.出自《越縵堂讀書記·梁釋慧影造像跋》此象背文云:“梁中大同元年太歲丙寅十一月五日,比丘釋慧影奉為亡父亡母并及七世久遠出家師僧并及自身,廣及六道田生一切眷屬,咸同斯福。”……田者眾也。
13.
佛教語。田為生長之義,凡人或事,能夠長養修行人德性或善報者,皆為田。
1.出自《華嚴經探玄記》謂生我福,故名福田。
2.出自《福田論》福田者何耶?三寶之謂也。
14.
心識能生善惡之苗,亦名為田。
1.出自《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眼孔淺時無大量,心田偏處有奸謀。
15.
道教謂神在人體中所居之處。
1.出自《黃庭內景經·至道》耳神空閑字幽田。
16.
指丹田,人體的部位。
1.出自《黃庭內景經·瓊室》寸田尺宅可治生。
17.
可供開采資源的地帶。如煤田;鹽田。
1.出自如:煤田;鹽田;氣田;地熱田。
18.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田氏,即陳氏。陳厲公子完字敬仲,陳宣公殺其太子御寇,敬仲懼禍奔齊,遂匿其氏為田,田、陳聲近故也。
1.謂藏匿玉般的光彩。
1.謂隱退。
1.藏起管笛。指停止奏樂。
1.謂凌駕云霞之上。
1.懷藏;蘊含。
1.掩藏。
1.猶韜映。謂掩藏才智﹑行跡。
1.指隱居。
1.隱瞞過失。
1.有紋的皮革制成的盾。
1.制皮革的工匠。
1.邪惡兇殘。
1.貪暴的士兵。
1.貪婪殘暴。
1.貪得無厭。
1.指兇殘的人。
1.指狂暴肆虐的風雪。
1.指貪婪逢迎的人。
1.貪得而竊據。
1.指貪吃的人。
1.指貪婪暴戾的人。
1.貪酒。
1.暴虐。
1.貪得而竊取。
1.貪婪;貪圖。
1.貪婪地吞食。
1.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怪物。古代鐘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以為裝飾。
2.比喻貪得無厭者,貪殘者。
3.特指貪食者。
4.比喻貪婪;貪殘。
5.貪婪地吞食。 6.相傳為堯舜時的四兇之一。 7.復姓。南朝梁世祖賜武陵王紀姓饕餮氏。見《梁書.武陵王紀傳》。
1.貪婪淫逸。
1.盥洗。
1.水名。在甘肅省西南。
2.借指洮硯。
1.見"洮飄"。
1.見"洮飄"。
1.亦作"洮沬"。亦作"洮靧"。
2.盥手洗面。
1.形容人品高潔。
1.見"洮硯"。
1.亦作"洮研"。
2.古硯名。采甘肅省洮河中的綠石制成。
1.猶敗逃。
1.猶逃酒。
1.敗逃。
2.猶叛逃。
1.逃亡到別的地方。
1.逃跑潰散。
1.逃避催征賦稅。
1.躲開不愿或不敢接觸的人和事。
1.逃避兵災。
2.私自逃離部隊的兵士。
3.比喻因怕困難﹑危險等而擅離工作崗位的人。
1.猶逋逃。
1.逃避隱藏。
1.逃出禪戒。
2.指遁世而參禪。
1.逃亡之臣。
1.指逃避寵貴榮祿。
1.躲避辭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