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一般指舊社會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被迫向地主、富農租地耕種。
2.
名詞
(Diàn)姓。
1.
租種土地。
1.出自《宋史·食貨志上一》稽其畝步,訂其主佃。
2.出自《聊齋志異·金和尚》里中起第數十處,皆僧,無人;即有,亦貧無業,攜妻子,僦屋佃田者也。
3.出自《盧家秀》因為他們只佃了兩畝多地,不做零活活不下去。
2.
佃戶。參見“佃農”、“佃客”。
1.出自《宋史·食貨志上一》公租額重而納重,則佃不堪命。
3.
指契約。退佃,謂妓女脫籍。
1.出自《水仙子·駁》曲明明的退佃麗春園,暗暗的開除了雙解元,慘可可說下神仙愿,卻原來都是諞。
1.長生;延長壽命。
2.即延齡客。指菊花。
1.菊花的異名。
1.留居。
2.延續;拖延不走。
1.高樓。
1.亦作"延路"。
2.古俚曲名。
1.漫長的道路。
2.見"延露"。
1.指亭堠。古代邊境上專用以候望敵情者。
1.亦作"延蔓"。草木綿延伸展。
2.引申指不斷擴展。
3.即曼延。古代百戲名。
1.繁衍散布。
1.見"延曼"。
1.綿亙;綿延伸展。
2.長度和廣度,引申指面積。
1.安適。
1.謂公余閑居之時。
2.指公余的私生活,如游宴玩耍之類。
1.飽足貌。
1.閑暇時賞玩。
1.安詳柔順。常用以借指嫻靜美好的女子。
2.纏綿深厚之情。
1.宴飲之處。
1.猶閑居。
1.見"宴嬉"。
1.休息。
2.指死者長眠。
3.宴樂和安居。
1.亦作"宴娭"。
2.宴飲嬉戲。
1.酒席。
1.我國西北地區回族﹑撒拉族民歌的一種形式。在喜慶節日中,主客對唱,以示慶祝;也有歌唱民間故事的。
1.猶宴嬉。
1.見"宴饗"。
1.亦作"宴享"。
2.古代帝王飲宴群臣﹑國賓。
3.指設宴饗客。
4.謂鬼神受享祭祀的酒食。
1.宴飲歡笑。
1.謂帝王游樂。
1.宴飲。
1.從容交談。
1.宴會。
安閑喜樂的樣子容色暇豫,言笑宴宴。
1.逸樂。
1.《后漢書.班彪傳》引《詩》云"詒厥孫謀,以宴翼子。"今本《詩.大雅.文王有聲》宴作"燕"。孔穎達疏"思得澤及后人,故遺傳其所以順天下之謀,以安敬事之子孫。"后因以"宴翼"謂善為子孫謀。
1.謂聚會歡飲。
1.見"宴游"。
1.宴飲娛樂。
1.閑談。
1.猶宴飲。
①閑坐宴坐小池畔。②佛教指打坐大圣威靈地,安公宴坐蹤。
1.安樂;安定。
1.謂貪圖安逸享樂等于飲毒酒自殺。
1.傍晚;黃昏。
1.猶明朗。
1.黃昏。
1.謂安居;安處。
1.終夜不滅的燈。
1.猶晏駕。
1.謂萎靡困乏。
古時帝王死亡的諱稱宮車一日晏駕,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