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埶”的今字。亦作“埶”。
2.
權(quán)力,權(quán)勢。
1.出自《書·君陳》爾惟弘周公丕訓,無依勢作威,無倚法以削。
2.出自《荀子·正名》不賂貴者之權(quán)埶。
3.出自《與鳳翔邢尚書書》布衣之士,身居窮約,不借勢于王公大人,則無以成其志。
4.出自《山洪》他靠他阿爸的勢,動不動就說拿我到區(qū)里打屁股。
5.出自《史綱評要?后漢紀?后皇帝建興十二年》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
3.
力量;氣勢。
1.出自《國語·吳語》請王勵士,以奮其朋勢。
2.出自《為袁紹檄豫州》方今漢室陵遲,綱維弛絕,圣朝無一介之輔,股肱無折沖之勢。
3.出自《答來卿》看文看其意,看其辭,看其法,看其勢,一一推測備細,不可孤負古人。
4.
形勢,情勢。
1.出自《孟子·公孫丑上》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2.出自《史記·高祖本紀》地埶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3.出自《黃陵廟碑》地之勢,東南下,如言舜南巡而死,宜言下方,不得言陟方也。
4.出自《栗恭勤公傳》千里長堤,勢不可盡為儲備。
5.出自《實干家潘永福》在打開的冰窟里倒下去,馬上便會被水推到下游的大冰層下,潘永福同志見勢不好,跳下去一把把他抓出來。
5.
姿態(tài)。
1.出自《臨江仙》詞凌波羅襪勢輕輕。煙籠日照,珠翠半分明。
2.出自《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做張做勢,喬模喬樣。
3.出自《蕉帕記·鬧釵》你看他妖精勢,怎么不像個紅娘。
6.
樣式;架式。
1.出自《奉和山池》詩樓臺非一勢,臨玩自多奇。
2.出自《送棋待詔樸球歸新羅》詩闕下傳新勢,船中覆舊圖。
3.出自《水滸傳》王慶也吐個勢,喚做蜻蜓點水勢。
7.
男性生殖器。
1.出自《太平御覽》割者,丈夫淫,割其勢也已。
2.出自《聊齋志異·鐵布衫法》又出其勢,即石上,以木椎力擊之,無少損。
8.
指動物的卵巢和睪丸。
1.出自《夢溪筆談?雜志一》六畜去勢,則多肉而不復有子耳。
2.出自《廣陽雜記》陳文偉,武昌人,膂力過人,嘗五更之田間,猛虎撲地而來,乃兩手搏虎肩,而足蹴虎勢,虎死。
3.出自如:這頭公豬和那頭母豬都已做過去勢手術(shù)。
9.
文體名。漢崔瑗有《草書勢》(見南朝梁任昉《文章緣起》),蔡邕有《隸勢》、《篆勢》。
1.出自《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一·文章緣起》然王得臣為嘉佑中人,而所作《麈史》有曰:梁任昉集秦漢以來文章名之始,目曰《文章緣起》。自《詩》、賦、《離騷》至於勢、約,凡八十五題,可謂博矣。
1.佛教語。粗劣的磚塊。比喻笨拙的修行方法。語本《景德傳燈錄.南岳懷讓禪師》"開元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于庵前石上磨。一曰'師作什?'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得成鏡邪?'師曰﹕'坐襯豈得作佛邪?'"
1.愚笨。
1.長時間地靜坐不動。
飽和的烴類分子中除去一個氫原子后所構(gòu)成的基團。如甲基ch3-、乙基ch3ch2-等。
1.好比;好象。
1.積聚財物。
1.積聚,蓄藏。
1.婉轉(zhuǎn)流暢。
1.即鹓雛。傳說中鸞鳳一類的鳥。
1.見"宛潬"。
1.婉曲而誠摯。
1.明顯貌。真切貌。
1.古代名劍。宛人于馮池所鑄。
1.彎曲的虹。
1.黃黑色。
1.郁結(jié)。
1.矛名。
1.猶言千里駒。比喻英俊有為的少年。
1.亦作"宛歟"。
2.委婉誠懇。
1.很象。
1.婉轉(zhuǎn)清麗。
1.宛馬。泛稱千里馬。
1.見"宛景矛"。
1.二古邑的并稱。即今之南陽和洛陽。常借指名都。
1.古代西域大宛所產(chǎn)的名馬◇亦泛指北地所產(chǎn)好馬。
1.謂渺茫廣遠。
2.柔媚;婉轉(zhuǎn)曼妙。
1.溫柔嫵媚。
1.謂曲折有致。
2.謂聲音婉轉(zhuǎn)悅耳。
1.冤惱;冤枉。
1.兔肉醬。
1.郁結(jié)之氣。
1.地名。古宛丘地為春秋時陳都,秦置陳縣,隋開皇初改稱宛丘縣,清為淮寧縣,即今河南淮陽縣。傳縣東南有宛丘,高二丈,但久已平?jīng)],不可考。《詩.陳風.宛丘》"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即指此丘。一說,四方高中央低為宛丘。參閱《詩.陳風.宛丘》毛傳。
1.輾轉(zhuǎn);曲折。
2.曲折婉轉(zhuǎn)。
1.神話傳說中的國名,其國在咸池日沒之所九萬里,以萬歲為一日。
1.委曲順從的樣子。
2.真切貌;清晰貌。
3.仿佛;很象。
1.委曲順從貌。
2.好象;仿佛。
1.曲折細密。
1.仿佛;好象。
1.盤旋屈曲貌。
1.舌頭卷曲。謂說不出話來。
1.轉(zhuǎn)頭。
1.和順;柔順。
1.正象;好象。
1.即宛馬。
1.含蓄曲折的情態(tài)。
1.亦作"宛亶"。亦作"宛澶"。
2.回旋盤曲。
1.寄生樹。
2.或曰為女蘿。
1.盤旋屈曲貌。
2.謂山川道路蜿蜒曲折。
3.遲回纏綿貌。
4.細弱貌。
5.真切可見貌;清楚貌。
1.彎曲;曲折。
2.宛轉(zhuǎn)委曲。
3.即宛委山。傳說禹登宛委山得金簡玉字之書,因以借喻書文之珍貴難得。如清阮元所輯叢書名《宛委別藏》,即取意于此。
1.山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