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東西上。
2.
動詞
兼跨兩邊的。
1.
跨馬,騎馬。參見“騎射”。
1.出自《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坂。袁盎騎,并車攬轡。
2.出自《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今欲專士女於耕桑,習鄉閭以弓騎。
3.出自《三國演義》玄德遂將此馬送與劉表。表大喜,騎回城中。
4.出自《李自成》這匹馬不是凡馬……讓我騎一趟試試如何?
2.
跨坐;乘坐。
1.出自《莊子·齊物論》乘云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2.出自《感春》詩朝騎一馬出,暝枕一床臥。
3.出自《兒女英雄傳》雇了四頭長行騾子,他主仆三人騎了三頭,一頭馱載行李銀兩。
4.出自《河的子孫》小腳的寡婦媽騎在毛驢上,由弟弟陪著,哭哭啼啼一定要跟著來送他。
3.
兼跨兩邊。
1.出自《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
2.出自《醒世姻緣傳》晚間孟指揮正待成親,這明吾騎了孟指揮的大門,一片聲的村罵。
3.出自《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的東西浮來時,就踴身一躍,騎到那樹上,或傍近的物邊,把繩子縛定,自己便快快地向下游岸邊泅去。
1.充塞擁擠。
1.猶充塞。
1.亦作"填篆"。
2.書體之一種。相傳為周人媒氏所作。
1.猶送死。
1.滿足貌。
2.穩重貌。
3.形容聲音大。
1.紛集;堆積。
1.鎮守,守衛。填,通"鎮"。
1.猶填閼。
1.見"填餡"。
1.即土星。填,通"鎮"。我國古代認為土星每二十八年運行一周天,歲鎮二十八宿中的一宿,故名。
1.一種強制肥育的飼鴨方法。小鴨一個半月后開始填肥,約經半個月肥育結束。每日兩次把做成長條形的飼料用手工填入鴨食道內;或把粥狀飼料用機器經橡皮管填入。填鴨期間注意限制鴨的活動,使它很快長肥。北京鴨多用此法飼養。
2.用填鴨的方法飼養的鴨子。
1.亦作"填咽"。
2.堵塞,擁擠。
1.充塞滿溢。
1.填塞,引用。
1.充塞于胸膛。
1.猶充滿。
1.見"填閼"。
1.填寫編制。多指帳冊文書等。
1.猶譏刺。
1.方言。猶還債。多指兒輩能盡到自己的職責。
1.一種智力游戲。將縱橫交叉﹑回旋連環的方格構成一個圖,編列號碼,另以提問﹑暗示﹑寫意等法擬寫解說。玩者據此猜射謎底詞目,逐一填入方格內。
1.大量聚集。
1.充塞道路。
1.人口眾多,物產豐饒。
1.充塞門庭。
1.驚疑貌。
1.或許;恐怕。
2.假若。
1.意外得來,偶然得到。
2.自來。
1.意外得來之物。
意外得來的東西富貴榮華乃儻來之物,不要以此傲視旁人。
1.不明貌。
2.曠達貌。
1.廣大寬敞貌。
1.堂皇正大的言論。儻,通"讜"。
1.曠遠貌。
2.暗昧不明貌。
3.茫然自失貌。
1.廣大貌。
1.悵然自失貌。
2.漠然,無思慮貌。
3.恍忽貌。
4.倘若。
1.假如。
1.倘使,倘若。
1.舒閑自適貌。
1.正直的言論。儻,通"讜"。
1.安閑自在地行走。
1.用于水稻田中耕耘的一種農具。形如木屐﹐下有若干短鐵釘﹐上有長柄。在水稻行間推拉﹐松土除草。
1.指一種平放的長柜。
1.方言。猶睡覺。
1.詈詞。指睡覺。
1.指可供躺臥的椅子。
1.見"戃慌"。
1.亦作"戃恍"。亦作"戃恥"。
2.失意貌。
3.難以索解;不可測度。
1.見"戃慌"。
1.朦朧不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