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罕見的;特殊的;非常的。
2.
形容詞
出人意料的;令人難測的。
3.
動詞
驚異,引以為奇。
4.
名詞
(Qí)姓。
5.
副詞
表示程度深;非常;極。
1.
亦作“竒”。
2.
猶佳,妙。
1.出自《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
2.出自《齊東野語·經驗方》或淚癢,則加生姜粉些少,時以銀箸點之,絕奇。
3.出自《游攝山記》予意山之奇,在登眺;登眺之奇,在煙雨。
3.
出人意外;使人不測。多指奇兵或奇謀。
1.出自《老子》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2.出自《列女傳·晉羊叔姬》且吾聞之有奇福者必有奇禍,有甚美者必有甚惡。
3.出自《漢書·英布傳》楚發兵與戰徐僮間,為三軍,欲以相救為奇。
4.出自《新唐書·朱敬則傳》未嘗敢開一說,效一奇,唯進豪猾貪暴之人。
5.出自《賓退錄》汝臨去但屢顧我,我當設奇以激之。
6.出自《承德堂四子序》於是刑名法家諸子競起,以趨風會之變,極權數之奇。
4.
賞識,看重。
1.出自《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書數十上,孝文不聽,然奇其材,遷為中大夫。
2.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3.出自《宋艷·駁辨》張子野郎中,以樂章擅名一時,宋子京尚書奇其才,先往見之。
5.
甚;非常。
1.出自《水經注·沮水》〔青溪水〕以源出青山,故以青溪為名,尋源浮溪,奇為深峭。
2.出自《酉陽雜俎·語資》劼問少遐曰:“今歲奇寒,江淮之間不乃冰凍?”
3.出自《鏡花緣》小吃上完,方及正肴,菜既奇豐,碗亦奇大,或八九種至十余種不等。
6.
助詞。參見“奇擎”。
1.出自《梧桐雨》眼兒前不甫能栽起合歡樹,恨不得手掌里奇擎著解語花。
2.出自《西廂記》我得時節手掌兒里奇擎,心坎兒里溫存,眼皮兒上供養。
7.
姓。
1.出自《通志·氏族三》奇氏,伯奇之后,以父王字為氏。又后魏《河南官氏志》奇斤氏改為奇氏。望出河南。今開封有此姓。宋朝登科奇軾,代州人。
8.
珍奇;稀奇。
1.出自《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
2.出自《唐故監察御史衛府君墓志銘》我聞南方多水銀丹砂,雜他奇藥,爊為黃金,可餌以不死。
3.出自《冬云》詩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9.
指驚奇,驚異。
1.出自《水經注·濁漳水》嘯父,冀州人,在縣市補履數十年,人奇其不老,求其術而不能得也。
2.出自《清史稿·太祖紀》太祖及弟舒爾哈齊沒於兵間,成梁妻奇其貌,陰縱之歸。
1.謙稱自己的志趣。
1.謂權謀,機變。
1.衰敗殘缺。
1.細小的過失。
1.猶衰弱。
2.又小又弱。
1.暗殺。
1.微小的志趣﹑意愿。常用作謙詞。
1.貧賤。
2.謂數量少。
1.微軀。
1.猶微笑。
1.細小的生命;卑微的人生。
2.復姓。春秋時魯有微生高(《漢書.古今人表》作尾生高)﹑微生畝。見《論語.公冶長》﹑《論語.憲問》。
生物學的分支學科。研究微生物的形態、構造、分類及遺傳變異、生理生化等。目的是控制、改造或消滅有害的微生物,發展有益的微生物。對遺傳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1.微小的名聲。
2.細小的聲音。
1.目有小疾。眚,眼睛生翳。
2.喻指微小的過失。
1.卑賤而未顯達的時候。
2.指日月虧損薄蝕的時候。
1.微妙之事。
2.細小之事。
1.謂非正眼相看。
1.薄霜。
2.喻指老人微白的須發。
1.謙詞。微末不足道之說。
1.見"微伺"。
1.細小的流水。
1.亦作"微司"。
2.暗中伺察。
1.貧賤寒素。
2.謙詞。卑微的情愫。
1.暗中跟隨。
1.卑賤委瑣。
又稱微型特種電機”。在機械傳動、信號傳感和能量變換等特殊條件下使用的電機的統稱。體積、容量較小,輸出功率均在數百瓦以下。在控制系統中完成機電信號和能量的檢測、解算、放大、執行、傳動或轉換等功能,是控制系統的重要元件。
1.猶稍醉。
1.精微委婉。
1.微賤;幼小;渺小。
2.隱約;淡遠。
3.輕微;稍微。
4.猶蒙蒙。
5.幽靜貌。 6.主單位的一萬億分之一。
1.方言。猶言極少。
1.謂深文周納,誣人入罪。
1.隱約聽到。
2.稍稍嗅到。
1.指淺小的酒窩。
1.細小的東西;小的生物。
2.喻指卑下者。
3.作自稱之謙詞。
4.菲薄的禮物。用作謙詞。
1.衰敗離散。
1.微弱的生命。息,呼吸。
2.謂家無男丁。息,指男兒。
1.細小;瑣屑。
2.卑下;低賤。
1.細小的嫌隙。
1.細小的瑕疵。亦喻小缺點,小過失。
1.微細,細小。
1.精妙鮮明。
1.細小的嫌隙。
1.謂顯現微妙。
1.謂顯現微妙之處,闡明幽深之理。
1.細碎詳盡。
1.謂幽微的先兆。
1.猶微昏。指傍晚。
1.薄絹。
1.稀薄的云氣。
1.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