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手腳蜷曲不能伸開。
1.
牽系不斷;連綴。
1.出自《易·中孚》九五:有孚攣如,無咎。
2.出自《漢書·敘傳上》既系攣於世教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
3.出自《太平廣記》於溝中得其尸,失頭所在。又聞語云:“頭北行百余步,桑樹根下者也。到舍,可以谷樹皮作線攣之。”
2.
抽搐,痙攣。
1.出自《素問·皮部論》其(邪)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
2.出自《望云騅馬歌》肉綻筋攣四蹄脫,七馬死盡無馬騎。
3.出自《洪范傳》筋散則不攣,故辛可以養筋。
3.
卷曲不能伸展。
1.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曷鼻,巨肩,魋顏,蹙齃,膝攣。
2.出自《后漢書·楊彪傳》彪見漢祚將終,遂稱足攣,不復行。
3.出自《贈陳君景初》詩攣足四五年,下針使之走。
4.出自《清史稿·孝義傳·崔長生》﹝崔長生﹞生而喑,手又攣。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