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吳語)雙臂合抱。
1.
雙手抱住。
1.出自《京本通俗小說·金主亮荒淫》女待詔搿著他兩個的頭。
2.出自《兒女英雄傳》姑娘要些微的動動勁兒,大約捆上二十張金鳳也未必搿得動他!
3.出自《山洪》三官搿著他的兩把土槍跑回來,敵機已經遠去了。
2.
挾持。
1.出自《三閑集·我和〈語絲〉的始終》所以幾個撰稿者便只好搿住了多?眼而少開口的小峰,加以榮名,勒令拿出贏余來,每月請一回客。
3.
量詞。雙手合抱所能容納的數量。
1.出自《何典》雌鬼拿出一大搿替換衣裳來,兩個把濕衣換下。
4.
結交;匹配;合作。如:搿朋友。參見“搿合”、“搿伙”。
1.出自《中國諺語資料·俗諺》魚搿魚,蝦搿蝦,王八搿合鱉親家。
2.出自《婚事》比方說就讓我拚著到他家去,將來搿合不來……少不了還要走離婚那條路。
3.出自《李二嫂改嫁》從今還是咱娘們搿伙著過日子吧!
1.猶言而已,罷了。
2.猶言完了,休止。
1.朝堂上設在戶牖之間的華美的屏風。天子負扆南向而立。因借指天子。
1.猶云屏。簾幕。
1.高厚的情誼。
1.指節操高潔的隱逸之士。
①云;陰云云翳蔽日|太空云翳終當散。②眼角膜病變后留下的疤痕云翳早退,瞳子重生,已然黑白分明。
1.《莊子.逍遙游》﹕"﹝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后因以"云翼"稱大鵬的翅膀。
2.比喻遠大的志向﹑抱負。
1.云翳﹐陰云。
2.云色濃黑。
1.云的遮陰。
2.蔭庇﹔庇覆。
1.云母的一種。
2.云氣的精華﹐甘露。
3.泛指露珠﹐水珠。
4.指白色的花。
5.唐代神話故事中的仙女名。傳說裴航過藍橋驛﹐以玉杵臼為聘禮﹐娶云英為妻◇夫婦俱入玉峰成仙。事見唐裴铏《傳奇.裴航》。詩文中常用此典﹐借指佳偶。 6.唐代鍾陵著名歌姬名。唐羅隱《嘲鍾陵妓云英》詩﹕"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后亦泛指歌女或成年未嫁的女子。
1.云的影像。
2.比喻婦女的美發。
1.高墻。
1.云陣奔涌﹐狂風發作。形容文章氣勢磅礴。
1.見"云涌飆發"。
1.形容男女間情意纏綿。
1.為云霧所籠罩的窗戶。
1.茶的別稱。
2.酒。
3.傳說中的仙藥。
1.神仙以云為車﹐故稱。
2.泛指華美的車子。
1.云煙籠罩的小島。
1.語本《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后因用"云雨池"比喻才能無法施展的環境。
1.喻指行茍且之事的女子。
1.謂馭云而行。傳說仙人以云為車。
2.稱人死去的婉辭﹐猶仙逝。
1.言喻。
1.高空和深潭。亦以比喻施展才能的環境。
2.漢揚雄與王褒的并稱。語出《文選.班固》﹕"秦漢之所極觀﹐淵云之所頌嘆。"李善注﹕"《漢書》曰﹕王子淵為《甘泉頌》。又曰﹕楊子云奏《甘泉賦》。"后因用"云淵"稱以文章名世的人。
1.云和月。有時也指云中的月。
2.古代婦女的一種飾物。
1.見"云岳"。
1.華麗的文采。
1.即云夢澤。
1.僧道的房舍。
1.道教語。指顏面。
1.懸于半空中的棧道。
1.語出《詩.大雅.棫樸》﹕"倬彼云漢﹐為章于天。"鄭玄箋﹕"云漢之在天﹐其為文章﹐譬猶天子為法度于天下。"后用"云章"指帝王的文章。
2.指文彩蜚然的文章。
3.彩云。
4.道教的典籍。
1.云片。
1.輕柔飄灑似云霧的帷帳。
2.指蔽天的云。
1.見"云爾"。
1.女子濃黑的頭發。
2.泛指頭發。
1.亦作"云帆"。
2.白色的船帆。
3.借指船。
1.亦作"云旛"。
2.飾有云形圖案的旗幟。
3.出殯時用的靈幡。
1.見"云幡"。
1.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后以"云翻雨覆"比喻人情世態反復無常。
僧道、隱士的居所疊石構云房|春夢閉云房|云房空見有仙經。
1.白色的脂肪。喻指白紙。
1.繪有云彩圖案的船。
1.云陣飛行。
2.指雨云興起。
3.在云中飛行。高飛。
4.比喻快速行進。
5.比喻才情奔放。 6.漢高祖《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因用"云飛"謂奮發有為。 7.比喻遠走高飛。 8.飄揚貌。 9.道教語。謂升天成仙。
1.比喻消失。
2.比喻懸殊極大。
1.比喻消逝。
1.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復存在。
1.翻騰貌。
2.比喻喧騰。
1.指白雪。
2.指竹子上的白色粉末。
3.云母粉。
1.借指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