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竹箱等竹編的盛物器具。
2.
名詞
竹篾、柳條等編成的圓筒形器具,多用于盛零碎東西,簍子。
1.
竹編的盛器。
1.出自《楚辭·劉向〈九嘆·愍命〉》莞芎棄于澤洲兮,爬??蠹于筐簏。
2.出自《體元先生潘尊師碣》山有華陽洞天,群仙之府,乃負簏潛往,結草幽居。
3.出自《子夜》說完,吳蓀甫就坐到他的純鋼轉椅里,拿起筆來在一張信紙上飛快地寫了一行,卻又隨手團皺,丟在字紙簏里。
2.
量詞。
1.出自《今世說·政事》有篙工拾遺犀一簏,不忍取,白府,以歸遺者。
2.出自《天一閣藏書記》〔呂及父〕網羅宋室野史甚富,緘固十余簏在家。
3.
見“簏簌”。下垂貌。
1.出自《張郎中宅戲贈》詩薄雪燕蓊紫燕釵,釵垂簏簌抱香懷。
4.
指博洽之士。
1.出自《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古今博洽之士,有稱府者,有稱庫者,有稱廚者,有稱簏者。
1.猶兆民。
1.電磁波頻率單位,每秒一百萬周的頻率叫一兆周。
1.創建國統。
1.用于占卜的龜甲。
1.亦作"詔版"。
2.猶詔書﹐詔令。
1.見"詔板"。
1.見"詔榜"。
1.謂帝王出行。
1.文體名。詔令和表章。
1.詔書的草稿﹔詔書。
1.皇帝的文告。
1.即詔書。
2.文體的一種。
3.封建社會科舉取士的制度﹐即由皇帝親自在殿廷主持考試﹐以錄取人才。
1.見"詔敕"。
1.亦作"詔勑"。
2.皇帝下令。
3.詔書。
1.詔命拜官授職。
1.傳達君主的辭命。
2.指君主的命令。
1.教導。
1.天子賜予的恩惠。
1.即鳳詔。詔書。
1.見"詔稿"。
1.亦作"詔槁"。
2.詔書的草稿。
1.禱告。
2.詔示。
3.以皇帝的名義發布告示。
1.文體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發布的命令﹑文告。
1.詔令的格式。
1.古代樂官之長。
1.詔書。
1.詔告名號∨﹐神號﹐幣號。
2.詔告﹑號令。
1.即詔書。詔書用黃紙書寫,故稱。
1.告誡教誨。
1.皇帝親自撰寫的詔書。
1.古代少數民族首領的稱號。
1.即詔書。語本《后漢書.公孫瓚傳》﹕"﹝袁紹﹞矯刻金玉﹐以為印璽﹐每有所下﹐輒皂囊施檢﹐文稱詔書。"
1.也稱制舉。指皇帝親自在殿廷考試錄用人才。
1.詔書。
1.謂詔賜以爵位。
1.號令。
2.皇帝發布命令。
3.文體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發命令﹑文告的總稱。包括冊文﹑制﹑敕﹑詔﹑誥﹑策令﹑璽書﹑教﹑諭等。
1.報請王者授與俸祿。
1.詔書。
1.禱告盟誓。
1.皇帝的命令。
1.詔令上的墨跡。
1.征召的日期。
1.奉皇帝命令拘禁的囚犯。
1.皇帝下令征求。
1.赦罪的詔書。
1.皇帝派出的特使。
1.謂以詔書告知臣下。
2.猶教導。
1.謂報請王者授與職事。
1.皇帝頒發的命令。
1.詔書和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