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互生,花多為淡紅色或白色,結(jié)瘦果。種類很多,常見的有蓼藍、水蓼、葒草等。
2.
名詞
(Liǎo)姓。
1.
植物名。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水蓼、紅蓼、刺蓼等。味辛,又名辛菜,可作調(diào)味用。
1.出自《詩·周頌·良耜》以薅荼蓼。
2.出自《禮記·內(nèi)則》濡豚,包苦實蓼;濡雞,醢醬實蓼。
3.出自《說文?草部》蓼,辛菜,薔虞也。
4.出自《憶云之》詩為魚實愛泉,食辛寧避蓼。
2.
比喻辛苦。
1.出自《詩·周頌·小毖》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
2.出自《新唐書·李景略傳》景略至,節(jié)用約己,與士同甘蓼。
3.
見“蓼擾”。紛亂貌。
1.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軒蓼擾。
4.
春秋古國名。在今河南省唐河縣西南。
1.出自《左傳·桓公十一年》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
5.
古縣名。南朝梁置。在今河南省固始縣。見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五·汝寧府》。
1.出自《讀史方輿紀要?河南五?汝寧府》固始縣,春秋時蓼國地……后漢初改曰固始……后魏亦屬新蔡郡,尋入梁,更為蓼縣。
6.
姓。見《通志·氏族二》。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蓼氏,偃姓,皋陶之后,文五年楚滅之,今壽州霍邱即其地也。子孫以國為氏。
7.
春秋古國名。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北有蓼城岡,即古蓼國之地。
1.出自《左傳·文公五年》冬,楚公子燮滅蓼。
1.危殆,危險。
1.幾席。
1.幾案匣柜。泛指日用器具。
1.猶開端;機會。
1.危敗。《國語·周語上》"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韋昭注"幾,危也;頓,敗也。"一說,猶其頓,幾為語詞。參閱清俞樾《群經(jīng)平議·國語一》。
1.查問而不征稅。幾,通"譏"。
1.即幾案。
1.亦稱"幾格"。
2.櫥架。
1.見"幾閣"。
1.期求功績。幾,通"冀"。
1.呵察,查問。幾,通"譏"。
①〈書〉多少價值~?ㄧ曾~時。②幾何學的簡稱。
①將近于;接近于今天到會的~有五千人。②差點兒 ②不是你提醒我,我~忘了ㄧ兩條腿一軟,~摔倒。也說幾幾乎。
1.機會。
1.達到。
2.差點趕上;幾乎達到。
1.安重貌。《詩·豳風·狼跋》"公孫碩膚,赤舄幾幾。"朱熹集傳"安重貌。"一說,鞋頭尖而上翹。
2.偕同貌。
1.猶幾乎。
1.謂見之不久。
2.何曾見,少見。
1.微諫,婉言勸諫。
1.近乎;將近。
1.查禁。幾,通"譏"。
經(jīng)過多次~波折 ㄧ~交涉。
1.謂明察隱微而決斷。
1.近利;求利。
1.重要而須保密的軍國之事。
1.傳說中的古帝王名。
1.機謀權(quán)術(shù)。
1.案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
1.明末的文社組織。名為"幾社"者,蓋取知幾其神之義。主要成員有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何剛等人。其文學主張頗受前后七子影響,作品則對政治的混濁﹑民生的疾苦有所揭露。明亡后,陳子龍等數(shù)人曾致力抗清。
1.精微。
1.精微神妙。
什么時候你們~走?ㄧ你~有空兒過來坐吧。
1.機密的事。
1.猶幾許。多少,若干。
1.幾與門,指住處。
1.靠幾與臥榻,常用以泛指日用器具。
1.案上。
1.指《周易》。
1.稱農(nóng)歷月之十四日。幾,近;望,農(nóng)歷每月的十五日。
1.猶隱微。指預兆。
1.猶預兆;隱微。
2.些微,一點點。
1.機要的事務。多指軍國大事。
1.機警穎悟。
1.相差甚微;極少。
1.幾和席,為古人憑依﹑坐臥的器具。
1.《詩.豳風.狼跋》"公孫碩膚,赤舄幾幾。"周代大官之鞋色紅,頭尖而向上翹◇以"幾舄"為大官之鞋的代稱。
1.猶機先;先兆。
1.隱微的跡象。
1.非分企求。幾,通"冀"。
1.見"幾硯"。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