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凝結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體表面上的水珠。是接近地面的空氣溫度逐漸下降(仍高于0℃)時,使所含水汽達到飽和后形成的。通稱露水。
2.
動詞
顯出來,現出來。
3.
名詞
用藥料、果汁等制成的飲料。
4.
名詞
藥材加水蒸餾而成的液體藥劑。
5.
動詞
在房屋、帳篷等的外面,沒有遮蓋。
1.
夜晩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結于物體。(如草木土石)上的水珠。通稱露水。
1.出自《詩·召南·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2.出自《月夜憶舍弟》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3.出自《〈偽自由書〉后記》好像他們的一群倒是吸風飲露,帶了自己的家私來給社會服務的志士。
2.
庇覆,滋潤。參見“覆露”。
1.出自《詩·小雅·白華》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2.出自《說岳全傳》未曾受享君恩露,先向泉臺泣夜螢。
3.
(或讀lòu)顯露;暴露。
1.出自《禮記·孔子閑居》地載神氣,神氣風霆,風霆流形,庶物露生。
2.出自《漢書·揚雄傳下》今樂遠出以露威爾。
3.出自《石鼓歌》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4.出自《青春之歌》肩膀露在外面,破褲腿上還露著污黑的膝蓋。
5.出自《保衛延安》戰士們蹲在潮得濕漉漉的工事中,從半夜趴到拂曉,從拂曉趴到太陽露頭。
6.出自如:露餡;露馬腳。
4.
泄露;敗露。
1.出自《后漢書·張酺傳》司徒固疾,司空年老,公其傴僂,勿露所敕。
2.出自《得乙盜買印用法直斷以偽造論》潛謀斯露,竊弄難容。
3.出自《寧南侯傳》良玉初聞世威往,以為捕之,繞床語曰:“得非丘磊事露耶?”走匿床下。
5.
宣布;揭露。
1.出自《后漢書·孔融傳》前以露袁術之罪,今復下劉表之事。
2.出自《大唐新語·孝行》王君操父,大業中為鄉人李君則毆死。貞觀初,君則以運代遷革,不懼憲綱……遂詣州府自露。
6.
彰著。
1.出自《歌者葉記》莒沉浮長安數十年,葉之價益露。
7.
破敗;敗壞。
1.出自《莊子·漁父》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賦不屬,妻妾不和。
2.出自《荀子·富國》入其境,其田疇穢,都邑露。
8.
羸弱;瘦弱。
1.出自《左傳·昭公元年》於是乎節宣其氣,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
2.出自《列子·湯問》丹氣甚猛,形甚露,計粒而食,順風而趨,雖怒,不能稱兵以報之。
9.
酒的代稱。
1.出自《老學庵筆記》壽皇時,禁中供御酒名薔薇露。
2.出自《過采石懷李白》詩為君五斗金莖露,醉殺江南千萬山。
10.
用花、葉、果子等蒸餾成的飲料,或在蒸餾液中加入果汁等制成的飲料。
1.出自《紅樓夢》前日那玫瑰露,姐姐吃了沒有?
2.出自如:果子露,;金銀花露。
11.
俄羅斯舊譯露西亞的簡稱。
1.出自《箴新黨論》洪王起於金田,虜始振動,旋踵亦滅。外有晰人之禍,北露西歐交征諸夏。
12.
通“輅”。古帝王所乘之車。
1.出自《史記·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蓽露藍蔞以處草莽。
13.
通“路”。參見“露門”。
1.出自《周書·武帝紀上》﹝建德﹞三年春正月壬戌,朝群臣於露門。
2.出自《資治通鑒·陳武帝永定元年》周公即天王位,柴燎告天,朝百官于露門。
14.
姓。
1.出自《國語·魯語下》公父文伯飲南宮敬叔酒,以露睹父為客。
2.出自《風俗通·佚文·姓氏》露氏,漢有上黨都尉露平。
1.亦作"沖陽"。
2.中醫針灸穴位名。屬足陽明胃經,位于足背最高點。
1.犯夜。違禁夜行。
1.亦作"沖夷"。
2.沖和平易。
1.猶調養。
1.亦作"沖挹"。
2.謙抑,謙退。
1.亦作"沖逸"。
2.淡泊超俗。
1.潰決泛濫。
1.精深玄妙之言。
1.謂高深奧秘。
1.亦作"沖盈"。
2.充盈。
1.語本《老子》"道沖,而用之久不盈。"后以"沖用"指謙和;中和。
1.亦作"沖幼"。
2.年幼。
1.宮觀名。在福建省武夷山。始建于唐天寶年間。歷代數易其名,宋稱"沖佑觀"。為道教活動中心之一。宋代退職官員常主管觀事,以領入俸。朱熹﹑陸游﹑辛棄疾等都先后主管過沖佑觀。
1.冒雨。
1.謂積氣于中,沖口發聲。形容嘯聲撮口而出。
1.晉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茂德淵沖,天姿玉裕。"本謂道德深厚,姿容溫潤◇以"沖裕"稱頌人君的美好儀容。
1.恬淡閑適。
1.亦作"沖遠"。
2.沖和高遠。
1.淡泊儉約。
1.童年。
1.亦作"沖帳"。
2.應收應付的帳目或款項互相抵銷。
1.亦作"沖真"。
2.淡泊純凈的本性。
3.指淡泊純凈。
1.中和雅正。
1.猶圣旨。
1.見"沖州撞府"。
1.指在江湖上到處漂蕩,行止無定。
1.年幼的君主。
1.指水流沖擊。
1.沖人。
1.年幼無知。
1.猶碰撞。
1.憂傷惆悵。
憂愁的樣子憂心忡忡|心中忡忡。
1.憂慮不安貌。
1.憂傷。
1.猶瘁弱。
1.憂懼。
1.益母草。
1.同"茺蔚"。
1.水深廣貌。
1.充耳。古代冠冕兩旁下垂到耳的玉飾。
1.美玉,多用作佩飾。
1.謂成仙升天。
1.舂谷簸糠。
1.藻井上的彩繪裝飾。
1.心神不寧﹑行止無定貌。
1.古代樂器的一種。用于調節音樂的節拍。
1.水石沖擊聲。
1.舂米與做飯。
1.舂谷的器具。